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浇竞(澆競)
(1).谓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 南朝 梁武帝 《立选簿表》:“则是驱迫廉撝,奬成浇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而承平之弊,浇竞相蒙,人务交游,家为激訐。”
(2).谓浮薄争逐。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然权位既重,而四方赂遗,咸凑其门,故仍岁之间,积货鉅万,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
《国语辞典》:妖风(妖风)  拼音:yāo fēng
1.妖魔兴起的风。如:「不知何时吹起妖风,四下里冷森森的。」
2.比喻不正当的风气、潮流。如:「岛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漢語大詞典》:敝风(敝風)
败坏的风气。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加恩疏》:“敝风因循而未振,实效疏阔而罔臻。”
分類:败坏风气
《漢語大詞典》:陋风(陋風)
相沿成俗的不良风气。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衙前僱直长役所得微,则州郡事体,憔悴可知,彫弊太甚,厨传萧然,似危邦之陋风。”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夫使身为使员,而费用务省,将厨传不丰,交游不广,则以危邦之陋风,尤非治国之盛况。”
《漢語大詞典》:余气(餘氣)
(1).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管子·侈靡:“餘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 尹知章 注:“灾之餘气,潜然发动。”
(2).谓留下一点儿气息。晋书·宣帝纪:“会 河南 尹 李胜 将莅 荆州 ,来候帝。帝诈疾篤…… 胜 退告 爽 ( 曹爽 )曰:‘ 司马公 尸居餘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
(3).气的非主体部分。晋书·天文志上:“又案《河》《洛》之文,皆云水火者,阴阳之餘气也。夫言餘气,则不能生日月可知也。”
(4).谓风气的末流;影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中朝贵玄, 江 左称盛,因谈餘气,流成文体。”
(5).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医药:“兔丝寄生在木上分餘气者,茯苓、豕苓、雷丸、桓檀皆在下而分餘气者也。”
《国语辞典》:政风(政风)  拼音:zhèng fēng
政治风气。如:「唯有严惩贪渎,才能有效改善政风。」
分类:政治风气
《漢語大詞典》:移化
谓转移风气。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國語辭典》:校风(校風)  拼音:xiào fēng
一学校中具有的风气。如:「校风淳朴」。
分類:学校风气
《漢語大詞典》:革风(革風)
谓改变风气。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逋滞攸除,姦讹革风。袪蔽于目,释负于躬。”
分類:变风风气
《漢語大詞典》:蛮气(蠻氣)
粗犷悍勇的风气。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广东 还有点蛮气,较好。”
《漢語大詞典》:遗朴(遺樸)
指前代留下的淳朴的风气。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皇运初基,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釐改。”
《漢語大詞典》:伪俗(僞俗)
诈伪的风气。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抗伪俗弊习以成诗,而诗亦即受伪俗弊习之夭阏。” 修黎 ,今译作“雪莱”。
《漢語大詞典》:邪锋(邪鋒)
邪恶的风气。明史·刘宗周传:“一曰明国是,无以邪锋危正气……私交重,君父轻,身自树党,而坐他人以党,所谓长邪锋而危正气也。”
分類:邪恶风气
《漢語大詞典》:声习(聲習)
犹言风气习俗。 清 吴敏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弟生居穷乡,少师友见闻之益,亦幸不遭声习濡染之害。”
《漢語大詞典》:敝习(敝習)
坏风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是主上先置三尺於高阁矣,欲釐敝习,不亦难乎。”
分類: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