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委
清 代武官名。初为额外委派,后成定制。外委千总,正八品;外委把总,正九品;额外外委,从九品。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木耐 见了少保,少保问他些情节,赏他一个外委把总做去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每一营之中,有营官,有哨官。营官都是记名提、镇;哨官则自副、参、游以下以至千、把、外委都有在内。”
《漢語大詞典》:横入
(1).谓陷人于罪。后汉书·酷吏传序:“至於重文横入,为穷怒之所迁及者,亦何可胜言。” 李贤 注:“横犹枉也。”
(2).额外收入。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车:“ 汉 初马少,故曰‘天子不能具醇駟’,‘将相或乘牛车’……自 吴 楚 诛后,诸侯惟是食租衣税,无有横入,故贫者或乘牛车。”
分類:额外收入
《漢語大詞典》:耗米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参见“ 耗羡 ”。
《國語辭典》:耗羡(耗羨)  拼音:hào xiàn
旧时官吏徵收银粮时,为防止漕运的耗损,于正额之外多收若干,称为「耗羡」。《儒林外史》第四回:「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
《漢語大詞典》:横赐(横賜)
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史记·孝文本纪“朕初即位,其赦天下……酺五日”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文颖 曰:“ 汉 律三人已上无故羣饮,罚金四两。今詔横赐得令会聚饮食五日。”新唐书·后妃传下·懿安郭太后:“帝再拜,索諫章閲之,往往道游猎事,自是畋希幸,小儿武抃等不復横赐矣。” 宋 苏舜钦 《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日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诗:“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三节:“到了 北齐 后期,由于不断横赐贵戚佞臣之家,已经把公田赐完了。”
指额外的赏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应制:“讲筵尤为隆重,宴赏之外,间有横赐。”明史·魏元传:“乞革夺名号,遣还其国,追録横赐,用振饥民。”
《漢語大詞典》:余润(餘潤)
(1).指丰润的肌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范启 与 郗嘉宾 书曰:‘ 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
(2).向四旁浸润或流淌的水。 唐 温庭筠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因成长句》:“ 荀令 凤池春婉娩,好将餘润变鱼龙。”宋史·宋琪传:“九年九月,上幸 景龙门 外观水磑,因谓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餘润之所及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凡 河 水所经之地,如 陕西 东界…… 直隶 南界,五六省皆可资其餘润。”
(3).无穷的润泽。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四:“玉委有餘润,飆驰无去踪。”
(4).比喻旁及的德泽、利益。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乃知金仙妙难测,餘润普及霑凡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乡试取士滥额:“是时 刘瑾 , 陕西 人, 焦芳 、 河南 人,故比周为奸,厚其桑梓,而 齐 晋 二省则以餘润见及,遂超 江 、 浙 、 闽 、 楚 四大省而出其上。”
(5).指额外经济收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客作 陈忠 ,主买菜蔬。儕辈皆谓其近多餘润,宜饗众。”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每岁经费银数百万两,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餘供文武员弁之挥霍,大小衙门之酬应,过客游士之餘润。”
《漢語大詞典》:添头
旧时为弥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或因清除残碴碎屑而加在不同商品上的添头,每104 磅净重添加4 磅
为加重分量而额外增添的东西
《國語辭典》:压酒囊(壓酒囊)  拼音:yā jiǔ náng
宋时官吏支领用来酿酒的粮食。宋。苏轼 初到黄州诗:「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國語辭典》:料钱(料錢)  拼音:liào qián
1.唐宋职官薪制中,除官俸外,另给的粮食或折换的钱。唐。白居易〈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
2.材料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凤梧连忙换上,走到著衣镜前一照,觉得自己丰度翩翩,竟是个羊车中人物了。忙问湘兰一共是多少料钱?多少工钱?」
《漢語大詞典》:横求
无理要求;额外需求。《汉书·王嘉传》:“前 贤 已再封, 晏 商 再易邑, 业 缘私横求,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 宋 王安石 《诫励诸道转运使经画财利宽恤民力》:“夫转输天下之财以给有司之费,皆有常数而无横求。”
《漢語大詞典》:醮水
额外的好处。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好些时没有大红日子过了,不打他的醮水还打那个!”
分類:额外好处
《国语辞典》:趁头(趁头)  拼音:chèn tóu
买主向卖主索取的额外物品。《西游记》第八六回:「哥哥好干这握头事!再寻一个儿趁头挑著不好?」
《漢語大詞典》:余致(餘致)
额外收获。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庶几人与天合,物乘风至,则生养之节,不至差谬,此又图(指授时图)之体用餘致也。”
分類:额外收获
《漢語大詞典》:义租(義租)
封建时代向民间征收的额外租粮。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方督义租,并上驴马,以为运粮之计。”隋书·食货志:“率人一牀,调绢一疋,绵八两,凡十斤绵中,折一斤作丝,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奴婢各准良人之半。牛调二尺,垦租一斗,义租五升。垦租送臺,义租纳郡,以备水旱。”
《國語辭典》:油水  拼音:yóu shuǐ
1.比喻东西的精华。
2.比喻可以剽窃或沾润的利益、好处。《水浒传》第三六回:「那人立在侧边,偷眼睃著,见他包裹沉重,有些油水,心内自有八分欢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莫非西村里那桩官司,你瞒了我得些油水,银子多了,所以耍阔起来,也想顽顽了。」
《漢語大詞典》:肥润(肥潤)
(1).肥壮润泽。 唐 韩愈 《贺雨表》:“嘉穀奋兴,根叶肥润,抽茎展穗,不失时宜。”
(2).犹油水。指不正当的额外收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司设监﹞事最烦苦,远不逮御用监内官监,有盈餘肥润也。”
《漢語大詞典》:加率
额外征收。新唐书·食货志二:“ 穆宗 即位,一切罢之,两税外加率一钱者,以枉法赃论。”
分類:额外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