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鞭挞日月

相关人物
羲和


《楚辞》卷一《离骚》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例句

烟岛抟鹏亸双翅,羲和赫怒强总辔。 僧鸾 苦热行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 储光羲 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司空图 有赠

天禄遥徵卫叔,日龙上借羲和。 张说 舞马词六首之二

天公不语能运为,驱遣羲和染新绿。 施肩吾 春日美新绿词

日轮浮动羲和推,东方一轧天门开。 施肩吾 晓光词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李咸用 大雪歌

野树滴残龙战血,曦车碾下朝霞屑。 李咸用 绯桃花歌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李白 长歌行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李贺 天上谣

羲和骋六辔,昼夕不曾闲。 李贺 相劝酒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 秦王饮酒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 杜甫 上水遣怀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杜甫 前苦寒行二首之二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杜甫 睢塘两崖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杜甫 西阁曝日

羲和无停鞅,不得常少年。 权德舆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白居易 题旧写真图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韩愈 嘲鼾睡二首之一

谁谓停奸计尤剧,意欲唐突羲和乌。 韩愈 射训狐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韩愈 李花二首之一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之一

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韩愈 苦寒

《國語辭典》:鞭挞(鞭撻)  拼音:biān tà
1.用鞭子抽打。《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挞人民取足,至有伐叶为薪以易钱货。」《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也作「鞭打」。
2.驱遣。《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國語辭典》:肆掠  拼音:sì lüè
1.古代暴尸示众和鞭箠扑打的酷刑。《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汉。郑玄。注:「肆,谓死刑暴尸也。周礼曰:『肆之三日。』掠,谓捶治人。」
2.肆行抢劫掠夺。《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郑馀庆》:「再拜去,然阴纵其下肆掠,以撼人心。」
《漢語大詞典》:挝挞(撾撻)
鞭挞。北齐书·唐邕传:“ 齐 时宰相未有挝挞朝士者,至是甚骇物听。”北史·慕容白曜传:“剋城之日,以 沈文秀 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
分類:鞭挞
《漢語大詞典》:鞭叱
鞭挞呵斥。引申为驱使。 清 黄景仁 《怀方仲介闽中》诗:“两曜孰鞭叱,盛时不我留。”
《國語辭典》:鞭墓  拼音:biān mù
鞭打坟墓以泄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子胥虽云逃命,而见用强吴,凭阖庐之威,因轻悍之众,雪怨旧郢,曾不终朝,而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
分類:鞭挞死者
《國語辭典》:鞭尸  拼音:biān shī
春秋时伍子胥率吴军攻入楚国,掘出楚平王的尸首,打了三百鞭,报了父兄的仇。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后亦指对已死的人,作严厉的批评。也作「鞭尸」。
《國語辭典》:鞭尸(鞭屍)  拼音:biān shī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参见「鞭尸」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
分類:泄愤典实
《漢語大詞典》:鞭责(鞭責)
鞭挞以责罚。 胡希明 《百年前广州丝织工人的生活及其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情怳·丝织工人的纪律》:“若果本馆人无理取闹者,更将原人鞭责,并革去馆底。”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怪不得锐气终于脱尽;脱尽犹可,还要看那‘笑吟吟’的‘讽刺’的‘天才’脸哩,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
分類:鞭挞责罚
《漢語大詞典》:鞭耻(鞭恥)
谓施行鞭挞以羞辱之。引申为虐待、整治。《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瞽叟 报言娘子:‘他缘人命致重,如何打他鞭耻?有计但知説来,一任与娘子鞭耻。’后妻报言 瞽叟 :‘不鞭耻万事絶言,鞭耻者全不成小事。’” 项楚 《敦煌变文选注》《唐律疏议》卷一:“笞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
《漢語大詞典》:殴挞(毆撻)
殴打、鞭挞。北史·王晞传:“及 文帝 昏逸, 常山王 数諫……王又固諫諍,大被殴挞,闭口不食。”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平郡王 訥尔素 、贝勒 海善 、公 普奇 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
分類:殴打鞭挞
《漢語大詞典》:谴笞(譴笞)
责其罪而鞭挞之。汉书·赵广汉传:“事下廷尉治(罪),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乃死,不如 广汉 言。”
分類:鞭挞
《漢語大詞典》:斩挞(斬撻)
斩杀与鞭挞。借指用刑法镇压。 宋 苏洵 《审势》:“专任法制,以斩挞平民。”
《國語辭典》:羲和  拼音:xī hé
1.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2.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人。《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