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野鸡车(野鸡车)  拼音:yě jī chē
1.非正常排班,采临时拉客,按人计资的计程车。
2.非法经营的长途巴士。也称为「野鸡巴士」。
《漢語大詞典》:犯罪集团
三人以上为进行犯罪活动而结成的较固定的非法组织。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形式。其特点:人数较多;成员之间有较固定的组织联系;往往进行多次犯罪活动,罪行比较严重。对犯罪集团的成员,按其在犯罪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处罚。
《漢語大詞典》:黑价(黑價)
黑市的非法高价。 克非 《春潮急》四:“叫农民把竹子相因卖给富农的纸厂,再去买奸商的黑价粮食,岂不两头遭剥削?”
分類:非法高价
《國語辭典》:黑吃黑  拼音:hēi chī hēi
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他人用相同手法夺得的财物。因二者皆非循正当途径取得,故。如:「最近才成立的那个新帮派,最爱使黑吃黑的伎俩,已引起其他帮派的不满。」
《漢語大詞典》:黑办(黑辦)
暗中处理;非法了结。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五部分一:“革命党人不比土匪,大抵都是上等阶级的人,同地方绅士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渊源,顶好的办法,是拿着就黑办,当成土匪办。”
《國語辭典》:黑枪(黑槍)  拼音:hēi qiāng
1.非法暗藏的枪枝。如:「严格查缉黑枪,才能改善治安。」
2.乘人不备,暗中射出的枪弹。如:「放黑枪的行为是很可耻的。」
《國語辭典》:黑手党(黑手黨)  拼音:hēi shǒu dǎng
黑手党(Mafia)最早起源于19世纪义大利的西西里岛,19世纪末随著移民潮,势力也延伸到美国与澳洲等地,成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的通称。黑手党原为反抗帝国主义暴政的「荣誉会社」,后变质成犯罪的非法组织。常见犯罪活动有敲诈勒索、犯罪者间的仲裁、赌博、放高利贷、贩毒与诈骗等以暴力为基础的非法协议和交易。由于其勒索他人的信件上,总盖有「黑手印」,故称「黑手党」。
《漢語大詞典》:不当得利
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法律要求将取得的非法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漢語大詞典》:暴力集团
进行暴力性非法活动的组织。主要犯罪活动是敲诈勒索、赌博、贩卖毒品、强迫妇女卖淫等。
《漢語大詞典》:盗课(盜課)
(1).非法征收赋税。金史·食货志四:“若食盐一斗以下不得究治,惟盗贩私煮则捕之,在三百里内者属转运司,外者即随路府提点所治罪,盗课盐者亦如之。”
(2).见“ 盗贼课 ”。
《漢語大詞典》:盗贼课(盜賊課)
古代考核地方官吏侦破盗案、捕获盗贼成绩的制度。汉书·尹翁归传:“京师畏其威严, 扶风 大治,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盗贼课:“史记·酷吏传 武帝 作‘沉命法’,曰羣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寖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此 汉 世所名为盗贼课,而为法之敝已尽此数言中焉。”亦省称“ 盗课 ”。清史稿·李卫等传论:“ 世宗 以综覈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
《國語辭典》:代理人  拼音:dài lǐ rén
依法律规定或委任契约,而代理他人为法律行为者。若因法律规定而代理者,称为「法定代理人」,因委任契约而代理者,称为「意定代理人」。
《國語辭典》:人身自由  拼音:rén shēn zì yóu
为「人民身体之自由」的简称。如非经司法或警察机关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