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3,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青鸟独来
青鸟(又作:青鸟送符)
青牛道士
青奴
青丝白马(又作:青袍白马 青袍过寿阳)
青萍
青旂
青钱三百
青钱万选
青琴
青青成斧柯
青禽(又作:青雀)
青雀舫
青蕊
青山留人
典故
青鸟独来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钩弋夫人


《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六〈皇亲部二·汉·孝昭赵太后〉~790~2~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故事》:上巡狩过河间,见有青紫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有奇女,必天子之祥。求之,见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一拳。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披,手即申。由是得幸,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解皇帝素女之术,大有宠。有身,十四月产昭帝。上曰:「尧十四月而生,钩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从上至甘泉,因幸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七岁妾当死,今年必死。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言终而卧,遂卒。既殡,香闻十里馀,因葬云陵。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空棺无尸,唯衣履存焉。起通灵台于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

例句

通灵深眷想,青鸟独飞来。 钱起 贞懿皇后挽词

典故 
青鸟送符

相关人物
吴猛


《太平广记》卷十四〈神仙十四·吴真君〉
吴真君名猛,字世云,家于豫章武宁县。七岁,事父母以孝闻,夏寝卧不驱蚊蚋,盖恐其去而噬其亲也。及长,事南海太守鲍靖,因语至道,将游钟陵,江波浩淼,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奇之。猛有道术,忽一日狂风暴起,猛乃书符掷于屋上,有一青鸟衔符而去,须臾风定。
《搜神记》卷一~8~
吴猛,濮阳人。仕吴,为西安令,因家分宁。性至孝。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术大行。尝见大风,书符掷屋上,有青鸟衔去。风即止。或问其故。曰:「南湖有舟,遇此风,道士求救。」验之果然。西安令于庆死,已三日,猛曰:「数未尽,当诉之于天。」遂卧尸旁,数日,与令俱起。后将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过讫,水复。观者骇异。尝守浔阳,参军周家有狂风暴起,猛即书符掷屋上,须臾风静。

例句

符因青鸟送,囊用绛纱缝。 李贺 恼公

典故
相关人物
封君达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传·甘始传》
「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君达号『青牛师』。凡此数人,皆百馀岁及二百岁也。」唐·李贤注引《汉武帝内传》:「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馀年,入鸟举山,服水银百馀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要閒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不以姓名语人。闻鲁女生得五岳图,连年请求,女生未见授。并告节度。二百馀岁乃入玄丘山去。」

例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储嗣宗 山邻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曹邺 偶题

典故

《全宋诗》卷九百八十九〈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390~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一:「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箪,肌肤冰雪助清凉。」〈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二:「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原注:「冬夏青青,竹之所长,故命曰『青奴』。」按,此诗收入《宋诗补钞·山谷集补钞》诗题为〈青奴〉。
典故  
青袍过寿阳

相关人物
侯景

参考典故
白马小儿


《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

简释

青丝白马:指叛乱军马。唐杜甫《洗兵马》:“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例句

红粟填郿坞,青袍过寿阳。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杜甫 洗兵马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杜甫 青丝

典故
相关人物
陈琳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答东阿王笺〉~823~
琳死罪死罪。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披览粲然。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唐·吕延济注:「青萍、干将皆剑名也。」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
艎、鹢首,涉川之良器也;棹之以北狄,则沈漂于波流焉。蒲梢、汗血,迅趋之骏足也;御非造父,则倾偾于崄涂焉。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绝也;操者非羽、越,则有自伤之患焉。劲兵锐卒,拨乱之神物也;用者非明哲,则速自焚之祸焉。

例句

归耕地肺绝尘喧,匣里青萍未报恩。 储嗣宗 和顾非熊先生题茅山处士闲居

保宁帝业青萍在,投弃儒书绛帐空。 方干 王将军

久嗟尘匣掩青萍,见说除书试一听。 李涉 送杨敬之倅湖南

火中胶绿树,泉下斸青萍。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含毫白雪飞,出匣青萍利。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典故
青旂


《礼记注疏》卷十四〈月令〉~279~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例句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 武平一 奉和立春内出䌽花树应制

典故
青钱三百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逼仄行赠毕曜〉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邻里间,十日不一见颜色。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实不是爱微躯【实未敢爱微躯】【实未敢慵相访】【实不是慵相访】,又非关足无力【不是爱微躯。非关足无力】。徒步翻愁宫长怒,此心炯炯君应识。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已令请急会通籍【已令把牒还请假】,男儿信命绝可怜【男儿性命绝可怜】。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辛夷始花亦已落【辛夷始花又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径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案:建中三年。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典故
文章万选钱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张荐列传〉~4023~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字文成,聪警绝伦,书无不览。为儿童时,梦紫色大鸟,五彩成文,降于家庭。其祖谓之曰,「五色赤文,凤也;紫文,鸑鷟也,为凤之佐,吾儿当以文章瑞于明廷」,因以为名字。初登进士第,对策尤工,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赏之曰:「如此生,天下无双矣!」调授岐王府参军。又应下笔成章及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科。鷟凡应八举,皆登甲科。再授长安尉,迁鸿胪丞。凡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外郎员半千谓人曰:「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时流重之,目为「青钱学士」。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一〈张荐列传〉~4979~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字文成,早惠绝伦。为儿时,梦紫文大鸟,五色成文,止其廷。大父曰:「吾闻五色赤文,凤也;紫文,鸑鷟也。若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调露初,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见所对,称天下无双。授岐王府参军。八以制举皆甲科,再调长安尉,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最。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简释

青钱万选:喻文才出众,屡试屡中。宋晏殊《示张穿丞王校勘》:“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39~
《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靓庄刻饬,便嬛绰约。」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东汉·伏俨曰:「青琴,古神女也。」

例句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李贺 秦王饮酒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典故
青青成斧柯


《说苑》卷十〈敬慎〉~337~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

例句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陈子昂 感遭诗三十八首

典故 
相关人物
扬雄

参考典故
青鸟(一)


《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九》~59~
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小舸谓之艖,艖谓之艒,小艒●谓之艇,艇长而薄者谓之艜,短而深者谓之●,小而深者谓之●。东南丹阳会稽之间谓艖为欚。桴谓之●,●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江淮家居●中谓之荐。方舟谓之●,●舟谓之浮梁。楫谓之桡,或谓之棹。所以隐棹谓之●。所以县棹谓之缉。所以刺船谓之●。维之谓之鼎。首谓之閤闾,或谓之艗艏。晋·郭璞注:「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崔是其像也。」

例句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典故

《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九》~59~
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小舸谓之艖,艖谓之艒,小艒●谓之艇,艇长而薄者谓之艜,短而深者谓之●,小而深者谓之●。东南丹阳会稽之间谓艖为欚。桴谓之●,●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江淮家居●中谓之荐。方舟谓之●,●舟谓之浮梁。楫谓之桡,或谓之棹。所以隐棹谓之●。所以县棹谓之缉。所以刺船谓之●。维之谓之鼎。首谓之閤闾,或谓之艗艏。晋·郭璞注:「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象也。」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典故
青蕊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阶前甘菊移时晚】【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明日萧条尽醉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结根失所埋风霜】。
典故
青山留人


《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青山也恐人归去】,百匝千遭绕郡城。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青鴍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鸟,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黄鷔。”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青鸟氏(青鳥氏)
古官名。为历正的属官,掌管立春、立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青鸟氏,司启者也。” 孔颖达 疏:“立春立夏谓之启。此鸟以立春鸣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春立夏。”
《漢語大詞典》:青乌(青烏)
(1).指 青乌子 。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黄帝 ﹞相地理则书 青乌 之説。”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 唐 李贤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黄帝 、 青乌 之书也。”
(2).为堪舆家的美称。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乌 相,宾惊白鹤飞。”
(3).指堪舆之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清 黄宗羲 《陈令升先生传》:“先生於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絶,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
(4).泛指堪舆学的书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乌载卜。” 清 陈瑚 《拟邀文介石住尉迟庙》诗:“吟残丹叶空留恨,读遍青乌求疗饥。”
(5).借指风水宝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晋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君墓志铭》:“墨龟未食,青乌不封,权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鸟名。即乌鸦。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异海鸥之去就,无青乌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天曙,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飞集墙上。”
(7).借指太阳。太阳又称金乌。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诗:“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按,青乌去,指太阳下山;白兔驯,指月亮东升。
(8).复姓。 汉 有 青乌子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青牛道士
汉 方士 封君达 的别号。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封君达 , 陇西 人。初服黄连五十餘年,入 鸟举山 ,服水银百餘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是知 青牛道士 ,更延将尽之命; 白鹿真人 ,能生已枯之骨。” 唐 裴铏 《传奇·封陟》:“我所以恳恳者,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
分類:方士封君
《國語辭典》:青奴  拼音:qīng nú
古时消暑的器具。参见「竹夫人」条。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漢語大詞典》:青丝白马(青絲白馬)
南朝 梁 普通 年间,“有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其后 侯景 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 寿春 进军 建康 。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唐 杜甫 《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仇兆鳌 注:“此诗讽 僕固怀恩 也。首以 侯景 之乱,比其犯顺。”亦省作“ 青丝 ”。
《漢語大詞典》:青袍白马(青袍白馬)
(1).南史·贼臣传·侯景:“ 大同 中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 景 涡阳 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 景 乘白马,青丝为轡,欲以应謡。”后因以“青袍白马”指乱臣贼子。 唐 杜甫 《洗兵马》:“青袍白马更何有,后 汉 今 周 喜再昌。”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曰:“青袍白马,言 思明 、 庆绪 可平。”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
(2).喻闲官、卑位。 唐 杜甫 《至后》诗:“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 铜驼 非故乡。” 仇兆鳌 注:“此诗‘青袍白马’,与《洗兵行》所引《侯景传》不同。 朱 注以公诗‘青袍也自公’、‘归来散马蹄’为证,皆指幕府言。曰‘有何意’,言志不得自展也。” 清 钱谦益 《闲坐》诗:“青袍白马已駸駸,閒坐东窗度暝阴。”
《國語辭典》:青萍  拼音:qīng píng
1.植物名。浮萍科青萍属,浮水小草本。叶状体呈扁平倒卵形,表里皆绿色,无柄,根一条,著于叶状体下方。夏秋间生小白花,外有佛燄苞。果卵形。浮生于水田或水塘上。
2.三国以前传说的名剑。宋。乐雷发〈乌乌歌〉:「我当赠君以湛卢青萍之剑,君当报我以太乙白鹊之旗。」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笑按青萍射斗牛。管取个机谋成就。」
《漢語大詞典》:青苹(青蘋)
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 李善 注:“尔雅曰:‘萍,其大者曰苹。’ 郭璞 曰:‘水萍也。’”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松风》:“忽乎青苹之末而生有,极於万窍号怒而实无。”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青苹一点微微发,万树千枝和根拔。” 清 厉鹗 《闰九日客广陵集吴氏城东水槛》诗:“为谢红桥儿女道,不将歌舫污青苹。”
《國語辭典》:青钱万选(青錢萬選)  拼音:qīng qián wàn xuǎn
青钱,钱币。青钱万选原指唐朝张鷟文辞极佳,有如青钱般人人喜爱,万选万中。见《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传》。后用以比喻文才出众。《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分類:文才出众
《漢語大詞典》:清琴
音调清雅的琴。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魏书·阳固传:“ 赐 凴轩而策駟兮,抚清琴而自娱。” 清 龚自珍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閒官道力初成。”
分類:音调清雅
《漢語大詞典》:青琴
(1).传说中的女神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 青琴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姣冶嫺都。” 司马贞 索隐引 伏俨 曰:“ 青琴 ,古神女也。”
(2).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仙人烛树蜡烟轻, 青琴 醉眼泪泓泓。”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自有霓裳羽袖纤腰舞,自有 絳树 青琴 皓齿歌。”
(3).指琴。古代以青桐木制琴最佳,故称。 唐 李峤 《乌》诗:“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 明 杨慎 《綵扇赋》:“瑶琴兮青琴,知音兮赏音。”
《漢語大詞典》:青禽
(1).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 汉 班固 汉武故事:“ 鉤弋夫人 卒,上为起 通灵臺 ,常有一青鸟集臺上。”后遂以“青禽”为悼念死者之典。 宋 谢翱 《鄞女墓》诗:“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 明 夏完淳 《招魂》:“层楼积栋,刻云烟些。青禽纷语,依木成妍些。”
(2).即青鸟。喻信使。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七:“青禽承逸轨,文驪镜重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二:“遥裔双綵凤,婉孌三青禽。” 王琦 注引山海经:“三青鸟,皆 西王母 使也。” 明 王玉阳 《纪情》套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远迢迢青禽信来,急匆匆特地相撋就。”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温庭筠 《马嵬佛寺》诗:“ 曼倩 死来无絶艺,后人谁肯惜 青禽 ?”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动物名:(1)桑扈。嘴巴弯曲,食肉。(2)鹢。一种水鸟,羽毛白色,形似鹭鸶。不怕风,能高飞。
2.旧时船头常刻有青雀,后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动物名。雀形目鸣禽类。头黑色,嘴曲而厚,色黄,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实及谷类。也称为「桑雇」。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