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5,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雷封
雷破
雷怒
雷雹
天雷
五雷
雷作
雷池
雷氏
殷其雷
南雷
下雷
龙雷
过雷
霆雷
《漢語大詞典》:雷封
古代县令的代称。古代的“县大率方百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而“雷霆百里,县令象之,分土百里”(白孔六帖·县令)故称。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雷封薄宦,寄身逆旅,忽感阽危困厄。”
分類:代县
《骈字类编》:雷破
唐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骈字类编》:雷怒
姚合 苦雨诗 雷怒疑山破,池浑似上流。
《漢語大詞典》:雷雹
(1).打雷下雹。《汉书·李寻传》:“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 五代 齐己 《灵松歌》:“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2).比喻宏大而急骤的声响。 唐 杜甫 《画马赞》:“四蹄雷雹,一日天地。”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我初见 韩子 ,蜿蜒喷雷雹。”
《国语辞典》:天雷  拼音:tiān léi
闪电。《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忽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
分类:闪电
《漢語大詞典》:五雷
(1).即五雷法。 明 张居正 《得道长生颂》:“法太乙以命将,按五雷以治兵。”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再痴时,请箇五雷打他。”
(2).雷。《天地会诗歌选·把守乾坤圈歌》:“忠心义气为兄弟,奸心必定五雷焚。”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章:“ 周长安 ,你这个忤逆不孝、遭天打五雷劈的东西!”
分類:
《漢語大詞典》:雷作
见“ 雷雨作解 ”。
《國語辭典》:雷池  拼音:léi chí
1.比喻某一范围、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2.河川名。位于安徽省望江县南。至县南潴而为池,而称为「雷池」。蓄积后池水东流,入于长江。
《骈字类编》:雷氏
明一统志雷氏南阳人孛木鲁翀子远妻远为襄阳尹拒贼被害雷为贼所执欲妻之乃诋贼曰我鲁参政家妇肯从汝狗彘生乎遂见杀之方回石峡书院赋方雷氏之媲轩后兮实得姓 攸昉
《国语辞典》:殷其雷(殷其雷)  拼音:yǐn qí léi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殷其雷,劝以义也。」或亦指妇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漢語大詞典》:南雷
即 南雷里 。 浙江省 余姚县 之南,有大、小 雷峰 ,峰下有 南雷里 。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序》:“ 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 。” 清 黄宗羲 建 续钞堂 於此,隐居著书,世称 南雷先生 。有南雷文定行世。
分類:浙江
《骈字类编》:下雷
明一统志下雷州在南宁府万历中新设
《漢語大詞典》:龙雷(龍雷)
震雷。喻指倾泻、轰鸣之瀑布。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恠石古松,栖蛰龟鹤。灵湫邃壑,隐见龙雷。”
《漢語大詞典》:过雷(過雷)
越过雷池。泛指越礼、越规。 唐 王勃 《再上武侍极启》:“神交道合,君侯昭片善之荣;千载一时,下走得长鸣之所。是用谬凭高奬,曲撰芜音,游海无际,过雷自讋。”
《漢語大詞典》:霆雷
(1).迅雷。比喻巨大的声威。梁书·武帝纪上:“治兵教战,则霆雷赫於万里。”
(2).喻盛怒。 清 顾炎武 《淮东》诗:“徬徨闕门前,一时下霆雷。法吏逢上意,罗织及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