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头脑(頭腦)  拼音:tóu nǎo
1.头颅。《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序》:「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2.脑筋、思想。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國語辭典》:头路(頭路)  拼音:tóu lù
1.端绪、线索、办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平空不见了五十绽大银,见今著落临安府提捉贼人,十分紧急,没有头路得获,累害了多少人。」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國語辭典》:头脑酒(頭腦酒)  拼音:tóu nǎo jiǔ
一种杂有肉及药材的热酒。《金瓶梅》第七六回:「到次日,西门庆早起,约会何千户来到,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也称为「投脑酒」、「头脑」、「头脑汤」。
分類:和杂配制
《國語辭典》:杂碎(雜碎)  拼音:zá sui
1.烦杂琐碎。《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叛散五经,灭弃风、雅。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2.牛羊的内脏。《西游记》第七五回:「哥啊,吃了杂碎也罢,不知在那里支锅?」
3.讥骂没有用的人。如:「快走吧!别理这杂碎!」
《國語辭典》:零碎  拼音:líng suì
1.细碎的事物。唐。白居易 老柳树诗:「雪花零碎逐年减。」
2.不完整。《三国演义》第一○回:「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见薛蟠衣衫零碎,面目肿破。」
《國語辭典》:敛衣(斂衣)  拼音:liàn yī
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
《漢語大詞典》:敛服(斂服)
殡殓时给死人穿的衣服。敛,通“ 殮 ”。仪礼·既夕礼:“柩至于壙,敛服载之。”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髽首冠弁,穿胸敛服。”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朕念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不於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敛服僭用龙袞,证为覬覦,有是理乎?”
《國語辭典》:敛衽(斂衽)  拼音:liàn rèn
1.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文选。潘岳。秋兴赋》:「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
2.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礼,后为女子文言书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语。《聊斋志异。卷二。莲香》:「李敛衽曰:『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腼然于人世耶!』」也作「裣衽」。
《漢語大詞典》:杂支(雜支)
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人民日报》1955.7.19:“仔细一算账,每增加一辆小汽车,仅车辆的损耗、保养、修理、用油及司机工资和杂支等费用,每年就要多开支三千五百元。”
《國語辭典》:百家衣  拼音:bǎi jiā yī
旧俗向众邻家们求取碎布,缝制成给幼儿穿的衣裳。据说穿了此衣,可保长命。清。李鉴堂《俗语考原。百家衣》:「俗为婴儿乞零碎布帛于众邻,合以制衣,云衣之可致福,此为风由来己久。」
《國語辭典》:杂费(雜費)  拼音:zá fèi
主要开销之外的零碎费用。如:「学杂费」、「这个月买东买西的,花了不少杂费。」
《漢語大詞典》:小碎
短小零碎。 唐 元稹 《小碎》诗:“小碎诗篇取次书,等闲题柱意何如。” 宋 田况 《皇祐会计录序》“不急土木,一切停罢”自注:“臣以斵鏤小碎之材,毁所无用,愿粗修补,不使坏可也。”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以明赋为六义之一,而才媛不可以小碎篇章自限耳。”
分類:短小零碎
《國語辭典》:布头(布頭)  拼音:bù tóu
布料剪裁后剩下的零碎布块。如:「裁缝师每次剪裁衣服,总会剩下一些布头。」
《漢語大詞典》:鞋头(鞋頭)
(1).鞋尖。鞋的前部。《金瓶梅》第四回:“蹲下身去,且不拾箸,便去他绣花鞋头上祗一捏。”
(2).做鞋的零碎布料。秧歌剧《货郎担》:“满箱的杂货,一样又一样:白布、蓝布、直贡呢、丝缎、鞋头、网面、五色洋线。”
《國語辭典》:断片(斷片)  拼音:duàn piàn
1.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这本书只剩下一些残缺的断片。」
2.影片放映时中断。如:「电影放映到最精彩的时候,却突然断片了。」
《國語辭典》:零钱(零錢)  拼音:líng qián
1.面值小,不成整数的钱。如:「零钱不用找了,给你当小费。」
2.零用的钱,基本生活支出以外的花费。《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贾家兄弟身上都带有零钱,进来的时候,早已瞧见楼下有馒头烧卖出卖,当由贾葛民下楼,又买了些上来。」
3.旧时指仆人、茶房等人正式工资以外的收入。
《漢語大詞典》:令星
零星。零碎。朱子语类卷一百:“然自有以来,只有 康节 説一箇物事如此齐整。如 扬子云 《太玄》,便令星补凑得可笑。”
《漢語大詞典》:零杂(零雜)
(1).零碎活儿。如:打零杂。
(2).零星物件。 老舍 《二马》第四段二:“有的时候因为买这些零杂儿,也带手儿买点贵重的东西。”
《國語辭典》:零头(零頭)  拼音:líng tóu
尾数,不成整数单位的零碎数目。宋。刘克庄 乳燕飞。风流八十词:「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块洋钱翻一千字,有一个算一个。譬如翻了一千零三十字,零头还好抹掉不算。」也作「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