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枣梨(棗梨)
谓雕版印刷。旧时多用枣木或梨木雕刻书版,故称。 清 王士禛 《与程昆仑书》:“诗自 万历 甲辰,未付枣梨。 茂翁 贫且甚,不能自谋板行。” 清 胡丹凤 《重刻〈吕东莱先生文集〉序》:“余应之曰:‘……闻君有是书善本,盍假观之?’ 王君 诺,遂出以畀余。余大喜,如获拱璧,重付枣梨。”
《國語辭典》:刻印  拼音:kè yìn
雕刻印章。《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國語辭典》:摹印  拼音:mó yìn
秦书八体之一。用于玺印,其字形系根据印面篇幅之大小,文字之多寡,将小篆规摹变化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國語辭典》:刊刻  拼音:kān kè
1.雕刻。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
2.刊行。《宋史。卷二八一。毕士安传》:「真宗然之,遂命刊刻。」
《國語辭典》:分色  拼音:fēn sè
一种印刷制版程序。为分解彩色原稿制成几块基本单色印版的工艺,以相应色墨套印,即能复制出符合原稿色调的印刷品。有手工、照相、电子三种分色方法。
《漢語大詞典》:刊勒
(1).雕刻(碑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咏宏徽於刊勒。”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许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识。因剗去旧文,刊勒新记。”
(2).刊印;刻印。明史·刘体乾传:“请以内外一切经费应存革者,刊勒成书。” 清 魏源 《说文儗雅叙》:“且 吴江 钮氏 、 元祁 江氏 均已依其部分著书,刊勒行世。”
《國語辭典》:金镂(金鏤)  拼音:jīn lòu
雕刻的金器。《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太子妃上世祖金镂匕箸及杆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封禅》:「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
《漢語大詞典》:玉雕
(1).用玉石雕成的工艺品。 萧复兴 《玉雕记》:“在一件精致的玉雕面前,她和 尚师傅 都愣住了。”
(2).指雕刻玉石的工艺。 萧复兴 《玉雕记》:“﹝它﹞是在玉雕老师傅的指导帮助下,用了半年时间完工的。”
《漢語大詞典》:离经(離經)
犹言雕刻经文。 唐 李邕 《石赋》:“何止藏书入室,勒篆离经。”
分類:雕刻经文
《國語辭典》:花鬘  拼音:huā mán
以线贯穿花草而成,戴在头顶或胸前的装饰品,源于古印度,常见于佛像。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天俗法,取草木时花晕澹成彩,以线贯穿,结为花鬘,不问贵贱,庄严身首,以为饰好。」唐。李邕 嵩岳寺碑:「珠幡宝帐,当阳之铺有三;金络花鬘,备物之仪不一。」也作「华鬘」。
《漢語大詞典》:经变(經變)
即变相。指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雕刻或说唱文学,用以宣传教义。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及 大同 中,出旧塔舍利,敕市寺侧数百家宅地以广寺域,造诸堂殿并瑞像周回阁等,穷於轮奂焉。其图诸经变,并 吴 人 张繇 运手。 繇 丹青之工,一时冠絶。”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杨庭光:“ 杨庭光 与 吴 ( 吴道子 )同时,佛像、经变、杂画、山水极妙,颇有似 吴生 处,但下笔稍细耳。”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卢稜伽:“ 卢稜伽 , 吴 ( 吴道子 )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是其所长。”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四壁所刻多经变,千姿万状尤非凡。”
《漢語大詞典》:网轩(網軒)
网户,装饰有网状雕刻的门窗。 南朝 梁 沈约 《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网轩映珠缀,应门照緑苔。” 唐 韦应物 《雨夜宿清都观》诗:“洞户含凉气,网轩构层阴。” 唐 温庭筠 《晓仙谣》:“綺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漢語大詞典》:镌勒(鐫勒)
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业、事迹。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精庐妄启,必穷鐫勒之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颜真卿 为 平原 太守,立三碑……其二碑求得旧文,买石鐫勒,树之郡门。”《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令 萧让 、 金大坚 鐫勒碑石,记叙其事。”
《漢語大詞典》:琢削
(1).雕刻,刻削。 宋 何薳 《春渚记闻·吴兴许採五研》:“ 莫养正 为之(圆研)铭曰:‘圆如月,洼如尊,勿谓其琢削不巧,见谓椎鲁无文,即而视之,其中甚温。’”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有石突起,窟其中为龕,如琢削而就者。”
(2).雕琢,修饰、锻炼文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中》:“吾尝作诗题其编后,略曰:‘端求古人遗,琢削手不停,方其得璣羽,往往失鹏鲸。’”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少陵 《哀江头》《哀王孙》作法最古,然琢削磨礱,力尽此矣。”
《漢語大詞典》:立像
用雕塑、雕刻等方法制成的人物站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