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13,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隐
隐德
偕隐
栖隐
隐微
山隐
隐忍
深隐
隐情
隐地
隐现
隐君子
半隐
隐侯
索隐
《漢語大詞典》:灵隐(靈隱)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 ,又名 灵苑 ,又称 仙居 。太平寰宇记谓 许由 、 葛洪 曾隐于此。山最高处曰 北高峰 ,与 南高峰 号“双峰插云”,为 西湖 十景之一。山东南有 飞来峰 ,山麓有 灵隐寺 。
(2).指 灵隐寺 。 宋 苏轼 《游灵隐寺》诗:“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 灵隐 飞来 孤。”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三教外地:“凡佛寺自诸大禪刹,如 灵隐 、 光孝 等寺……各不下百数所。”参见“ 灵隐寺 ”。
《漢語大詞典》:灵隐寺(靈隱寺)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 晋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创建, 慧理 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 唐 会昌 年间曾毁, 五代 时 吴越 国王 钱俶 命高僧 王延寿 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 元 至正 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 明 清 六次毁、建, 清 康熙 时曾改名 云林寺 ,现存大殿是 清 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 飞来峰 、 冷泉亭 等胜景,为 西湖 游览胜地。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异:“ 宋考工 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 江 南,游 灵隐寺 。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灵隐寺 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 清 陈维嵩 《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 ,春帆竞掠 雷峰塔 。”
《漢語大詞典》:隐德(隱德)
(1).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谓之“隐德”。晋书·王湛传:“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 昶 独异焉。”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顺宗皇帝 以上圣之姿,早处储副,晨昏进见,必有所陈,二十餘年,未尝懈倦,阴功隐德,利及四海。” 宋 叶适 《朝散鲍公墓志铭》:“ 梁公 铭所谓‘有隐德,东南士人器重之’者, 梁公 , 元祐 名臣也。” 清 戴名世 《先世遗事记》:“余家世孝弟力田,至 南居 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
(2).立志。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高祖 简 ,徙居于 蔡 ,曾祖 中 ,祖 真 ,皆隐德不仕。”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祖讳 德新 ,父讳 古 ,皆隐德不仕。”
《漢語大詞典》:偕隐(偕隱)
一起隐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后代诗文中“偕隐”一语,是用 东汉 鲍宣 桓少君 夫妇同归乡里的典故。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尔夫幸偕隐之有人,期没齿而无憾。” 郁达夫 《寄内》诗之一:“青山红粉两蹉跎,偕隐名山计若何?”参见“ 鹿车 ”。
《國語辭典》:鹿车(鹿車)  拼音:lù jū
1.鹿拉的车。《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东夷传》:「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2.比喻空间狭小的车。《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漢語大詞典》:栖隐(棲隱)
亦作“栖隐”。 隐居。隋书·隐逸传·徐则:“遂怀栖隐之操,杖策入 縉云山 。”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君心尚栖隐,久欲傍路归。” 明 杨慎 《蜀士》:“ 符载 、 杨衡 、 宋济 、 张仁宝 皆 蜀 人,栖隐 青城山 。” 清 魏源 《永嘉山水诗·西雁宫》:“昔贤栖隐地,静悟先天中。”
分類:栖隐隐居
《國語辭典》:隐微(隱微)  拼音:yǐn wéi
幽暗不明显。《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漢語大詞典》:山隐(山隱)
(1).隐居。法苑珠林卷二二:“ 唐 循州 东北 兴寧县 灵龕寺 ……古传云: 晋 时北僧在此山隐。” 唐 独孤及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诗:“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2). 山隐居 的略称。传说 春秋 时 吴国 的隐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披《灵寳》而知 山隐 ,因折俎而説专车。”云笈七籤卷三引《灵宝纪》:“ 吴王 闔閭 时,王出游 包山 ,见一人在山中,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 山 名 隐居 ……童謡云: 吴王 出游观 震湖 , 龙威丈人 山隐居 ,北上 包山 入灵墟,乃入 洞庭 窃 禹 书。’”
《國語辭典》:隐忍(隱忍)  拼音:yǐn rěn
忍耐著不动声色。《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太史公曰》:「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事已如此,说也无益,只得隐忍不言。」
《漢語大詞典》:深隐(深隱)
(1).深深隐藏。鬼谷子·抵巇:“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是以 许由 匿 尧 而深隐, 唐 氏不以衰; 夷 齐 耻 周 而远饿, 文 武 不以卑。” 唐 杜甫 《雨》诗:“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2).偏僻隐蔽。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择一深隐处驻 一妹 ,某日復会於 汾阳桥 。”
(3).深奥隐晦,不易理解。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彦琮》:“详梵典之难易,銓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國語辭典》:隐情(隱情)  拼音:yǐn qíng
1.不可告人的事情。《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善否陈前,靡有隐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况又口出妄语欺诳,眼见得中有隐情了。」
2.审度实情。《礼记。少仪》:「军旅思险,隐情以虞。」
《漢語大詞典》:隐地(隱地)
(1).隐瞒的土地。宋史·王恩传:“改知 渭州 ,括隐地二万三千顷,分弓箭士耕屯。”
(2).浓荫蔽日之地。 元 倪瓒 《赠葛子熙》诗:“闻道阴厓留积雪,将寻隐地看长松。”
《國語辭典》:隐现(隱現)  拼音:yǐn xiàn
忽隐忽现、隐约显现。如:「萤火虫在草丛里隐现穿梭,十分美丽。」
分類:隐现
《國語辭典》:隐君子(隱君子)  拼音:yǐn jūn zǐ
1.隐居的高士。《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老子,隐君子也。」唐。储光羲 寄孙山人诗:「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2.讽称有鸦片烟瘾的人。今多指烟瘾很大的人。也作「瘾君子」。
《國語辭典》:隐士(隱士)  拼音:yǐn shì
隐居避世的人。《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骈字类编》:半隐(半隐)
元 王逢 秋感六首 其三 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漢語大詞典》:隐侯(隱侯)
南朝 梁 沈约 的谥号。 沈约 字 休文 ,善诗文, 高祖 受禅,为尚书仆射,封 建昌县 侯,邑千户。卒谥“隐侯”。 唐 吴仁璧 《南徐题友人邻居》诗:“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 隐侯 家。”按, 沈约 居处俭素,立宅 东田 ,瞩望郊阜。 隐侯 家,泛指郊野居处。
《國語辭典》:索隐(索隱)  拼音:suǒ yǐn
阐发隐微的事理。《易经。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