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因陀罗(因陀罗)  拼音:yīn tuó luó
印度的雨神。梵语Indra的音译。在吠陀神话中他统领天界诸神,并用他的金刚杵征服黑暗的诸魔。由于他所作所为对人类有益,所以在祈祷文常受到赞颂。虽在较晚的吠陀神话将他归入梵天、毗湿奴与湿婆的下属,但在一般人的概念,他还是天神的领袖。在佛教将他列为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帝释天」、「释提桓因」。
《国语辞典》:犍陀罗(犍陀罗)  拼音:jiān tuó luó
1.相当于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2.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一个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纪盛行于犍陀罗(相当于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吸取古代希腊末期的雕刻手法,对东方雕刻艺术的发展曾有影响。如:「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罗的风格。」
《漢語大詞典》:戍陀罗(戍陀羅)
古 印度 四种姓之一。属第四级,没有任何权利,仅从事“低贱”、“卑微”的劳动,或为高级种姓服役。其实际地位无异于奴隶。也称首陀罗。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戍陀罗,输句反。旧言首陀。谓田农宦学者也。此等四族国之大姓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穡。”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四曰戍陀罗,旧云首陀,为农民及奴身勤稼穡者。”
《國語辭典》:首陀罗(首陀羅)  拼音:shǒu tuó luó
农人。为梵语śūdra的音译。为印度社会的第四阶级,四大种姓里的最下级。《长阿含经》卷一三:「世有四姓: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罗。」也译作「首陀」、「戌陀罗」。
《國語辭典》:紧那罗(緊那羅)  拼音:jǐn nà luó
天龙八部之一。译自胡语,意为「人非人」、「疑神」。印度神话中的歌神,男的马首人身能歌,女的端正美丽而善舞。或说形貌似人,但头顶上有一角,故称为「紧那罗」。也译作「紧陀罗」、「真陀罗」。
《漢語大詞典》:妆域(妝域)
宫廷游戏的器具,如今陀罗之类。 清 杭世骏 《橙花馆集·〈妆域联句〉序》:“妆域者,形圜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鏤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中央凸处,置銕鍼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鍼卓立轮转如飞。復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踰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如武林旧事所载千千、《日下旧闻》之放空鐘之类。”
《漢語大詞典》:陀罗尼衾(陀羅尼衾)
织成或印有陀罗经的白绫被子。作为殓具。 清 制,由皇帝赐与死亡的王大臣殓葬用。《清会典·内务府·丧礼》:“皇太子金棺,以枏木为之,漆三十五次……设织龙缎、糚缎、内缎等褥三,织金梵字陀罗尼衾、秋香色龙缎衾各一。”
分類:陀罗被子
《国语辞典》: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wáng cháo
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
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一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陀罗尼一章。如尊胜陀罗尼,千手陀罗尼等。
一髻尊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唐不空译。一卷。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晋代失译。说七佛八菩萨各神咒。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七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佛学常见辞汇】
七种的陀罗尼,即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八字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真言)八字文殊之真言也。有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