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印度  拼音:yìn dù
India
国名。位于亚洲南部,介于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之间。参见「印度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南亚(南亞)  拼音:nán yà
亚洲南部地区。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包含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地夫等国家。
《漢語大詞典》:中巴公路
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因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又称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6千米,中国境内喀什至红其拉甫达坂口岸长420千米。1979年建成通车。是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干线。
《国语辞典》: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  拼音:xǐ mǎ lā yǎ shān
Himalayas
山名。位于中国西藏与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之间,为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东西长约二千四百五十公里,南北宽约二百至三百公里,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是构造复杂的年轻褶皱山脉。最高峰为圣母峰,高八千八百四十二公尺。印度与缅甸的大河流,均发源于此山。也称为「雪山」。
《国语辞典》:伊斯兰马巴德(伊斯兰马巴德)  拼音:yī sī lán mǎ bā dé
Islamabad
城市名。巴基斯坦的首都,位于国境北部,印度河上游。有计画的以回教文化为基础所建立的都市。
《国语辞典》:阿富汗伊斯兰国(阿富汗伊斯兰国)  拼音:ā fù hàn yī sī lán guó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国名。在亚洲西部。东邻巴基斯坦,西界伊朗,东北与中国为界,面积六十五万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八十一万。首都为喀布尔(Kabul)。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语言为帕士顿语及波斯语。原为英国保护国,一九一九年独立,一九七三年政变后改制为共和国,成立阿富汗共和国,今则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国庆日为四月二十七日。币制为Afghani。简称为「阿富汗」。
《国语辞典》:印度河  拼音:yìn dù hé
河川名。位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巴基斯坦境内,发源于中国西藏的冈底斯山,经克什米尔,折向西南流,注入阿拉伯海,全长三千多公里。
《国语辞典》:喀拉蚩  拼音:kā lā chī
Karachi
城市名。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印度河三角洲上,濒阿拉伯海。为巴基斯坦旧都、第一大城及农产品出口港。水陆交通便利,且为欧亚航空要冲。
《国语辞典》:犍陀罗(犍陀罗)  拼音:jiān tuó luó
1.相当于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2.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一个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纪盛行于犍陀罗(相当于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吸取古代希腊末期的雕刻手法,对东方雕刻艺术的发展曾有影响。如:「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罗的风格。」
《国语辞典》:拉合尔(拉合尔)  拼音:lā hé ěr
Lahore
城市名。巴基斯坦第二大城。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拉维河畔,为工商业中心、交通、军事要地。多古迹,以莫卧儿王朝的沙礼玛尔庭园、加汗吉尔皇陵等最著名。
《漢語大詞典》:哈拉帕文化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漢語大詞典》:奥里亚人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约2752万人(1985年)。讲奥里亚语。多信印度教,少数信基督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
《漢語大詞典》:乔戈里峰
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脉主峰。在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边界上。海拔8611米。北坡的音苏盖堤冰川长41.5千米,面积约330平方千米,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冰川。
《漢語大詞典》:卡拉奇
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和海港,全国工商业和贸易中心。人口510.3万(1981年)。曾为巴基斯坦首都。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40%,有黄麻纺织、印刷、冶金等工业。全国大部分银行的总行设此。西郊有全国第一座原子能电站。港口优良,并为重要国际航空站。真纳陵墓和海滨浴场吸引众多游人。
《国语辞典》:卢比(卢比)  拼音:lú bǐ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货币名称。为英语rupee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