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分3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堤防
边防
防秋
关防
须防
大防
防微
周防
防守
防边
防闲
预防
为防
防风
防托
《國語辭典》:堤防(隄防)  拼音:tí fáng
1.在岸边为防水患而建筑的结构物。《礼记。月令》:「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管子。四时》:「治堤防,耕芸树艺。」也作「堤防」。
2.防备。即提防。《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螂螳正是遭黄雀,黄雀堤防挟弹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
《國語辭典》:堤防  拼音:tí fáng
建于河岸、港口,以土石等堆筑成的建筑物。可防止洪水泛滥、外来波浪侵蚀和泥沙的淤积。《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景传》:「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也作「堤防」。
《國語辭典》:边防(邊防)  拼音:biān fáng
为保护国家安全而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军事防禦措施。《新唐书。卷五○。兵志》:「此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
《國語辭典》:防秋  拼音:fáng qiū
唐时突厥、吐蕃等常于秋日入寇,故于其时调兵守边,称为「防秋」。
《國語辭典》:关防(關防)  拼音:guān fáng
1.关隘有兵驻守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回:「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
2.刻有政府机关全衔的印信。
3.防止串通或泄露机密的措施。《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宋朝关防尚宽,一个应举秀才,与大座师两相宾主,全无回避。」
4.关照设防。《西游记》第三四回:「有几个小妖拿盘拿盏,执壶酾酒,不住的两头乱跑,关防的略松了些儿。」
《韵府拾遗 阳韵》:须防(须防)
杜甫诗翅在青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漢語大詞典》:大防
(1).大堤。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为防,广与崇方,其閷参分去一,大防外閷。”尔雅·释丘:“坟,大防。” 郭璞 注:“谓堤。”新唐书·李适之传:“ 玄宗 患 穀 洛 岁暴耗徭力,詔 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曰 上阳 、 积翠 、 月陂 ,自是水不能患。”
(2).谓重要的、原则性的界限。 宋 欧阳修 《辨左氏》:“夫礼之为物也,圣人之所以饰人之情,而闲其邪僻之具也。其文为制度,皆因民以为节,而为之大防而已。”明史·范辂传:“臣以为尊无二上,凡不称臣者,皆不宜具朝服,以严大防。”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对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这样详明。”
(3).山名。即 大房山 。参见“ 大房 ”。
《國語辭典》:大房  拼音:dà fáng
1.家族的长房。《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都是太夫人的地葬得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
2.较大的房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3.古祭器,玉饰的俎。《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漢語大詞典》:防微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谓慎独防微为近隘,谓艰贞用晦为废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其远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漢語大詞典》:周防
(1).谨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2).四周防护。 清 方文 《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
《國語辭典》:防守  拼音:fáng shǒu
防护守卫。《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
《漢語大詞典》:防边(防邊)
防守边地。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中国 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则不言防边而边自固矣。” 郁达夫 《赠朱植先生因题画像册后》诗:“手闢 朱堤 山万仞,防边端赖君输财。”
《國語辭典》:防闲(防閑)  拼音:fáng xián
防范。《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
《國語辭典》:预防(預防)  拼音:yù fáng
事前防范。《书经。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当顺古大道,制治安国,必于未乱未危之前,思患预防之。」也作「豫防」。
《韵府拾遗 阳韵》:为防(为防)
通典河东县后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
分类:为防
《國語辭典》:防风(防風)  拼音:fáng fēng
1.挡风。如:「这片竹林有防风作用。」
2.植物名。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叶三角状卵形,长七至十九公分,二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夏秋间开花,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果实扁广椭圆形。嫩叶可食,根可供入药。
《漢語大詞典》:防托
见“ 防拓 ”。
《漢語大詞典》:防拓
亦作“ 防托 ”。 防御,抵拒。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如抚驭之间,恩威得所,大可防托边界。” 宋 司马光 《陈述古札子》:“闻副总管 刘几 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有雇人应名,更相为代,官中了不可别,每遇上州防拓,多结众逃避,以此州郡徒有人数,若倚以战,适足败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五年:“去秋已闻此言,屡令 徐敏子 严为防拓,又行下 邕 宜 ,守险要以备不虞。”
分類:防御抵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