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清防
防萌
防团
旧防
谨防
慎防
防兵
曲防
防水
防戍
防露
防御
海防
检防
防卫
《漢語大詞典》:清防
犹清禁。指皇宫。《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 李善 注:“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企佇谁与言。’” 刘良 注:“清防,谓屏风也。”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讹》:“五臣注:‘清防,谓屏风也。’非。按清防,指皇宫,犹言清禁,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谓限於宫禁也。” 明 杨慎 《古怨》诗:“游树正丰茸,清防深几重。”
分類:皇宫
《漢語大詞典》:防萌
谓消弭错误、祸患于萌芽状态。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忧之劳之,教之诲之,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后汉书·丁鸿传》:“若勑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故 孔子 发愤作春秋,大乎居正,復制孝经,广陈德行。杜渐防萌,预有所抑,是以 老氏 絶祸於未萌,岂不信邪!”
《漢語大詞典》:防团(防團)
防御使、团练使的并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李定 本 党项 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宋 人称节度、观察为节察。防御、团练为防团。”
《漢語大詞典》:旧防(舊防)
(1).旧堤。大戴礼记·礼察:“故以旧防为无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
(2).旧有的禁例。后汉书·马援传:“但忧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祸起矣。” 李贤 注:“旧防,诸侯王子不许交通宾客。”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 汉 有旧防,蕃王不宜私通宾客。”
分類:禁例
《國語辭典》:谨防(謹防)  拼音:jǐn fáng
谨慎防范。如:「谨防扒手」、「谨防宵小」。
《国语辞典》:慎防  拼音:shèn fáng
谨慎防范。如:「睡觉前将门窗关好,慎防宵小光顾。」
《漢語大詞典》:防兵
见“ 防汛兵 ”。
《漢語大詞典》:防汛兵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漢語大詞典》:曲防
遍设堤防。《孟子·告子下》:“无曲防,无遏糴,无有封而不告。” 朱熹 集注:“无曲防,不得曲为隄防,壅泉激水,以专小利,病邻国也。”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则夫圣人之法,岂曰区区于后世繁文靡饰、过制曲防……而不由夫道者乎?”
分類:堤防
《國語辭典》:防水  拼音:fáng shuǐ
防止水的浸入。《史记。卷四。周本纪》:「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分類:防水犹防
《漢語大詞典》:防戍
防守边境。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高级汉语词典》:防露
遮蔽雾露的侵袭
《國語辭典》:防禦  拼音:fáng yù
1.医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石鱼儿、班防禦、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
2.防备抵禦。《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阴瑜妻传》:「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自防禦甚固。」
3.关隘地方的防禦工事。《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防禦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國語辭典》:海防  拼音:hǎi fáng
1.海口及沿海要地的防务。
2.港口名。在越南北部,临东京湾,为越南北部的第一良港。
《漢語大詞典》:检防(檢防)
检点防范。 明 唐顺之 《与薛畏斋副使》:“或自以从心所欲,可不事检防,此则堕落高明人病痛窠臼去了。”
分類:检点防范
《國語辭典》:防卫(防衛)  拼音:fáng wèi
防禦和保卫。《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乃进军就永济县屯驻。张彦选银枪效节都军士五百人自防卫,来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