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营寨(營寨)  拼音:yíng zhài
军营。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今日元帅巡绰边境去了,著某看守著营寨。」《三国演义》第七回:「坚军登岸,程普、黄盖分兵两路,直取黄祖营寨。」
《漢語大詞典》:御营(御營)
(1).帝王亲征或出巡时驻跸的营帐。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诗:“后骑迴天苑,前山入御营。” 元 耶律楚材 《用李德恒韵寄景贤》诗:“牢落十年扈御营,瑶琴忘尽水仙声。酷思诗酒闲中乐,见説干戈梦里惊。”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岁秋獮 木兰 ,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牙帐,名曰御营。亦崇尚俭朴,兼不忘本之意也。”绍剧《龙虎斗》第二场:“统率雄师我为尊,御营还有圣明君。”
(2).营卫;护卫。御,通“ 御 ”。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太尉绛侯周勃》:“懿懿太尉,惇厚朴诚,辅翼受命,应节御营。” 宋 岳飞 《南京上皇帝书略》:“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
《國語辭典》:牙门(牙門)  拼音:yá mén
1.古时行军扎营,立牙旗以为军门,称为「牙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曲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御卫。」
2.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北史。卷二六。宋隐传》:「每日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谓之神门。」宋。钱易《南部新书。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也作「衙门」。
《國語辭典》:凉亭(涼亭)  拼音:liáng tíng
供人休憩、避雨或观赏的亭子。如:「午后突然下起一阵雷雨,凉亭里挤满了避雨的游人。」《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晁大舍正在西边凉亭昼寝,听得这院里嚷闹,愕愕睁睁扒起来,趿了鞋来探问。」
《漢語大詞典》:旗门(旗門)
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孙子·军争》“交和而舍” 三国 魏 曹操 注:“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 唐 李华 《咏史》之四:“ 魏 闕心犹在,旗门首已悬。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只见他旗门开处,跃驊騮,高叫道:‘谁敢来和咱鬭?’” 绍 剧《龙虎斗》第三五场:“御营内列开旗门山摇动,催马提鞭看分明。”
《漢語大詞典》:铃辕(鈴轅)
长官的公署或临时驻地。 清 冯桂芬 《怀人·罗椒生太仆时视学皖江》诗:“午夜铃辕静读书,青毡风味似寒儒。”
《漢語大詞典》:幸御
(1).指帝王巡游时驻跸。汉书·召信臣传:“ 竟寧 中,徵为少府,列於九卿,奏请 上林 诸离远宫舘稀幸御者,勿復缮治共张。”
(2).指曾与帝王同房。《后汉书·荀爽传》:“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漢語大詞典》:御寨
帝王亲征或出巡时驻跸的营寨。辽史·兵卫志上:“又於本国州县起 汉 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
《漢語大詞典》:塘汛
明 清 时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亦泛指关卡。清史稿·食货志一:“各省民人无故擅入苗地,及苗人无故擅入民地,均照例治罪。若往来贸易,必取具行户邻右保结,报官给照,令塘汛验放始往。”《天雨花》第十四回:“原来是塘汛上兵丁,因官船上乱烘烘哭声震地,特来访问船家,得知此事,故此走来查问。”参阅《六部成语·兵部·塘兵》
《漢語大詞典》:防汛兵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