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变态
长流
常年
土花
久居
居住
长存
常存
久病
持久
传说
积习
痼疾
久立
久困
《國語辭典》:变态(變態)  拼音:biàn tài
1.改变原来的形态。《荀子。君道》:「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态而不穷,审之礼也。」晋。潘岳 射雉赋:「睨骁媒之变态。」
2.与「常态」相对。指人的生理或心理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如:「他虐杀无辜小动物,真是变态。」
3.某些动物自受精卵发育至成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或多或少的变化,方能与成虫具有相同的形态,此种变化过程称为「变态」。如多数的高等昆虫,都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变态,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长型态和生理机能,因长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如仙人掌的针状叶。
《國語辭典》:长流(長流)  拼音:cháng liú
绵延的河川。《文选。张衡。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文选。卢谌。赠崔温诗》:「平陆引长流,岗峦挺茂树。」
《國語辭典》:常年  拼音:cháng nián
1.往年。唐。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销。」唐。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绖騝见寄〉诗:「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2.长期。《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晓得春秋两次赛会,至多不过用掉一二百银子,可好把这注款子拨到学堂,充为常年经费。」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藓。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春景》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元 傅按察 《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禁庭空、土花晕碧,輦路悄、呵喝声乾。”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宋 梅尧臣 《古鉴》诗:“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元 杨载 《卧钟》诗:“ 汉 殿经焚后,呺然卧草中。雕几牙板废,锈涩土花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驳,古香古色。”
《国语辞典》:久居  拼音:jiǔ jū
长期居留。《三国演义》第九回:「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老兄久居香港,于中外交涉一切,熟悉得很,兄弟佩服之至。」
《國語辭典》:居住  拼音:jū zhù
住。汉。王充《论衡。量知》:「居住食禄,终无以效。」《儒林外史》第四○回:「城里又盖了五个衙署。出榜招集流民,进来居住。」
《國語辭典》:长存(長存)  拼音:cháng cún
长久存在。《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三国演义》第六○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漢語大詞典》:常存
永久存在,长期存在。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礼不常存。”《宋书·范晔传》:“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隋书·经籍志四:“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
《漢語大詞典》:久病
长期患病。例如:久病不起。
《國語辭典》:持久  拼音:chí jiǔ
维持长久,长久坚持。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我军方来,气势方锐,若不乘机进击,旷日持久,则胜负未可知矣。」
《漢語大詞典》:传说(傳説)
指解经的书。汉书·艺文志:“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説,皆充祕府。”晋书·礼志上:“臣以为今宜参采礼记,略取传説,补其未备,一其殊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序则同义,传説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國語辭典》:积习(積習)  拼音:jī xí
1.长期形成的习惯。汉。蔡邕〈述行赋〉:「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2.熟练、娴习。《文选。左思。魏都赋》:「剞劂罔掇,匠斲积习。」
《國語辭典》:痼疾  拼音:gù jí
久治不瘉的疾病。《抱朴子。内篇。微旨》:「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技,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等。人不信者,以无效也。」也作「固疾」、「锢疾」。
《國語辭典》:久立  拼音:jiǔ lì
1.长时间的站立。《礼记。乐记》:「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红楼梦》第五二回:「那媳妇听了,无言可对,亦不敢久立,赌气带了坠儿就走。」
2.长期存在。《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序》:「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漢語大詞典》:久困
(1).长期困厄。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说岳全传》第四九回:“我看你四人容貌雄伟,决非久困之人。”
(2).长期围困。清史稿·辅国恪僖公察尼传:“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桩列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