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长房(長房)  拼音:zhǎng fáng
家族中长子的一支。
《漢語大詞典》:介子
(1).古代宗法,长子为宗子,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祭於家庙,庶子则称介子。介,副。以示不敢僭越宗子。礼记·曾子问:“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孔颖达 疏:“介子,某介子,谓庶子为大夫者。介,副也,某,是庶子名也。”
(2).指庶子有官爵者。 宋 王安石 《谢葛源郎中启》:“追讲前人之欢,坐忘介子之丑。” 明 宋濂 《瞿孝子传》:“孝子年且耄,见介子 庄 宦学有立, 洪武 初,擢礼部员外郎,喜动颜色。”
(3). 春秋 晋 介子推 。《淮南子·说山训》:“ 介子 歌龙蛇,而 文君 垂泣。” 唐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诗:“ 介子 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4).指 傅介子 。 西汉 时出使 西域 的使者。旧唐书·西戎传论:“西方之国,绵亘山川,自 张騫 奉使已来, 介子 立功之后,通於中国者多矣。” 清 黄鷟来 《咏史》诗之一:“ 介子 一书生, 楼兰 立奇功。”
(5).物理名词。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基本粒子的总称。它们都不能稳定存在,能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漢語大詞典》:宁王(寧王)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寧王。” 孙星衍 疏:“ 郑 注见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 郑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云‘ 周公 谓 文王 为寧王, 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 ,“寧”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 《尚书正读》
(2).指 唐 李宪 。 睿宗 长子,封 宁王 。善音律。死后, 玄宗 封为 让皇帝 。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寧王 。”
(3). 明 朱权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 ,称 宁王 。自号 臞仙 ,又称 涵虚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國語辭典》:主器  拼音:zhǔ qì
器,祭器。主器指主管宗庙祭器的人。《易经。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后以主器为长子的代称。《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古者,国君年十五而生子。今君内主尚虚,异日主器何望?非所以重宗庙也。」
《漢語大詞典》:主鬯
(1).主掌宗庙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付尔以承祧之重,励尔以主鬯之勤。”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下:“逮余主鬯之日,实乃秉钧之秋。”
(2).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孔颖达 疏:“震卦施之於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於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唐 柳宗元 《贺践祚表》:“主鬯彰孝恭之美,抚军著神武之功。”旧唐书·玄宗纪上:“ 平王 有圣德,定天下,又闻 成器 已下咸有推让,宜膺主鬯,以副羣心。”
《漢語大詞典》:二方
后汉 陈寔 长子 元方 、四子 季方 的合称。二人均有高名。后汉书·荀韩钟陈传赞:“二 方 承则,八 慈 继尘。” 李贤 注:“二 方 , 元方 、 季方 也。 荀淑 八子,皆以‘慈’为字。”
《漢語大詞典》:荐雷
(1).相继而作的雷。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 孔颖达 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为威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七》:“人心能常如洊雷震罅之时,何患不与天合一?”
(2).易·说卦以震卦象征长子,因以“洊雷”比喻太子。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游洊雷之讲肆,齿明离之胄筵。”
《漢語大詞典》:育子
帝王贵族的长子。古文苑·扬雄〈宗正箴〉:“各有育子,世以不错。” 章樵 注:“育与胄同义。”
《漢語大詞典》:庶长(庶長)
(1).妾所生之长子。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 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 鲁 大夫 孟氏 是也。”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唐 孔颖达 疏:“《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适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於妻子则称为孟,所以别适庶也。”
(2).官爵名。 春秋 时 秦 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 商鞅 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 汉 袭 秦 制,也置庶长。左传·襄公十一年:“ 秦 庶长 鲍 、庶长 武 帅师伐 晋 以救 郑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七,駟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颜师古 注:“庶长,言为众列之长也。”参阅《后汉书·百官志》“关内侯” 刘昭 注引 汉 刘劭 《爵制》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漢語大詞典》:二米
指 宋 代 米芾 及长子 米友仁 。父子均以书法绘画闻名。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荆誥 踵之,后则 董 、 巨 、二 米 、 子久 、 松雪 、 云林 。”
《漢語大詞典》:长嫡(長嫡)
旧时指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南史·徐湛之传:“ 会稽公主 身居长嫡,为 文帝 所礼。家事大小必諮而后行。”
《国语辞典》:姚兴(姚兴)  拼音:yáo xīng
人名:(1)(西元366~416)字子略,姚苌长子,后秦主。嗣立后,攻败前秦、西秦、又灭后凉,势甚盛,后伐夏败还,降号称王,在位二十二年。谥文桓帝。(2)宋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宋靖康中,以武功累迁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金兵渝盟渡淮,王权遣与拒之,以四百骑力战金兵八十万,阵亡。谥忠毅。
分类:长子公元
《漢語大詞典》:适嗣(適嗣)
嫡嗣。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左传·文公七年:“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寘此?” 陆德明 释文:“适,本又作嫡,同,丁歷反。”史记·赵世家:“ 赵衰 既反 晋 , 晋 之妻固要迎 翟 妻,而以其子 盾 为适嗣。”《汉书·杜钦传》:“今圣主富於春秋,未有适嗣,方乡术入学,未亲后妃之议。”《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且求赐 公子兰 为敝邑之适嗣,以终上国之德。”
分類:正妻长子
《国语辞典》:蒙哥  拼音:méng gē
人名。(西元1208~1259)成吉思汗孙,拖雷长子。曾亲自率兵侵宋,在四川钓鱼山崩逝,在位九年。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追谥为桓肃皇帝,庙号宪宗。
《漢語大詞典》:主伯
古代指家长和长子。语本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毛 传:“主,家长也;伯,长子也;亚,仲叔也;旅,子弟也。”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使元首与股肱弗相联属,则精神不贯而身病;使主伯与亚旅弗相亲比,则意气不洽而家睽。” 清 龚自珍 《农宗》:“帝若皇,其初尽农也,则 周 之主伯歟?”
分類:家长长子
《漢語大詞典》:长郎(長郎)
旧时尊称他人长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老友 何献葵 之长郎名 承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