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适长(適長)
指嫡出的长子。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 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以 鲁 大夫 孟氏 。”汉书·史丹传:“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餘年,名号繫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颜师古 注:“适读曰嫡。”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宗法虽萌芽 夏 商 间,逮 周 始定,以适长承祀。”
分類:嫡出长子
《國語辭典》:鼻子  拼音:bí zǐ
俗称第一个孩子为「鼻子」。宋。王应麟《汉制考。卷四。说文》:「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國語辭典》:鼻子  拼音:bí zi
动物专司呼吸、嗅觉的器官,俗称为「鼻子」。《水浒传》第三回:「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红楼梦》第四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班。」
《漢語大詞典》:首子
长子。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开 者, 殷 帝乙 之首子而 帝紂 之庶兄也。”汉书·元后传:“且 羌 胡 尚杀首子以盪肠正世,况於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 唐 白居易 《决壅蔽策》:“ 齐桓 好味, 易牙 蒸首子以壅之。”
分類:长子
《國語辭典》:冢息  拼音:zhǒng xí
嫡长子。《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桑道茂传》:「君位止此,而冢息位宰相,次息亦大镇,子孙百世。」也称为「冢子」、「冢嗣」。
分類:长子
《国语辞典》:大厮(大厮)  拼音:dà sī
长子。也称为「大小厮」。
分类:长子
《國語辭典》:根嗣  拼音:gēn sì
根苗,后嗣。多指长子而言。《称谓录。卷六。子。根嗣》:「汉故相小史夏堪碑:『零陵太守之根嗣也。』案:根嗣即长子之称。」
分類:长子
《國語辭典》:伯夷  拼音:bó yí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國語辭典》:伯夷叔齐(伯夷叔齊)  拼音:bó yí shú qí
殷末孤竹君的二个儿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及殷亡,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见《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國語辭典》:昭明  拼音:zhāo míng
1.光明、显著。《书经。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2.天象之一,常被归为妖气或妖星。可能指特定形状的彗星,或轨迹特别的流星。
3.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的谥号。参见「萧统」条。
《漢語大詞典》:长公(長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國語辭典》:长孙(長孫)  拼音:zhǎng sūn
1.排行最大的孙子。
2.复姓。
《国语辞典》:泰伯  拼音:tài bó
人名。周太王长子,有弟仲雍、季历。泰伯知太王欲立季历,以传其子昌,遂与仲雍奔荆蛮,以让季历。泰伯自号句吴,为春秋吴国的始祖。
《国语辞典》:吴国(吴国)  拼音:wú guó
国名:(1)周代太王长子泰伯受封于吴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县。传至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2)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国号吴,都建业,后为晋所灭。(3)五代时杨行密所建的国家。都江都,在今淮南一带。后为徐知诰所篡。
《國語辭典》:胄子  拼音:zhòu zǐ
长子,或指卿大夫的子弟。《书经。舜典》:「命汝典乐,教胄子。」汉。孔安国。传:「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后用于指太学生。《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古者设太学,教胄子,虽年谷不登,兵革或动,而俎豆之事不废。」唐。杜甫〈折槛行〉:「青襟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國語辭典》:长男(長男)  拼音:zhǎng nán
第一个儿子。《红楼梦》第一四回:「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國語辭典》:大妇(大婦)  拼音:dà fù
1.妯娌间的长妇。如:「她是家里的大妇,严己宽人,所以很得妯娌的敬爱。」汉。无名氏相逢行诗:「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南朝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诗:「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小妇最容冶。」
2.正妻。《金瓶梅。第七六回》:「常言道『三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著就抹著,如何没些气儿?」《醒世姻缘。第四○回》:「大凡女人只是偏向人家的大妇,不向人家的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