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长铗(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剑。《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七》:「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國語辭典》:陆离(陸離)  拼音:lù lí
1.参差分散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文选。扬雄。甘泉赋》:「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2.长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美玉。《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漢語大詞典》:玉鹿卢(玉鹿盧)
古代长剑剑首的玉饰。后以代称剑。《汉书·隽不疑传》“带櫑具剑”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唐 杜牧 《重送》诗:“手捻金僕姑,腰悬玉鹿卢。” 清 吴伟业 《题苏门高士图》诗:“腰鞬三矢玉鹿卢, 幽州 臺上为欢娱。”
《国语辞典》:吞剑(吞剑)  拼音:tūn jiàn
我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将长剑直插入喉咙,循食道,抵胃。《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梁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二。艺能。杂戏》:「杂戏之技,层出不穷,如立竿、吞剑、走索、……一时难以尽记。」
《漢語大詞典》:櫑具剑(櫑具劍)
古长剑名。汉书·隽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襃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明 胡翰 《拟古》之一:“手提櫑具剑,拂拭鸊鵜膏。”
分類:长剑剑名
《漢語大詞典》:陆丽(陸麗)
长剑低昂貌。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 屈原 由左首登场,冠切云之高冠,佩陆丽之长剑,玄服披发,颜色憔悴。”参见“ 陆离 ”。
分類:长剑低昂
《國語辭典》:陆离(陸離)  拼音:lù lí
1.参差分散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文选。扬雄。甘泉赋》:「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2.长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美玉。《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国语辞典》:雷神鞭  拼音:léi shén biān
古代一种打击性短兵器。形状似长剑,呈竹节形,把柄部分短小,无利刃,多以铜铁等金属打制。
《漢語大詞典》:礧具
古长剑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玉饰等,故称。 章炳麟 《訄书·原变》:“闔胡观于鞞琫礧具之用,以知璋之邸射,古之刀也。”参见“ 櫑具 ”。
《漢語大詞典》:櫑具
即櫑具剑。 汉武帝 末,郡国盗贼群起, 暴胜之 为直指使者督课至 勃海 ,时 隽不疑 为郡文学, 胜之 闻其贤,遣吏请与相见。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后遂以“櫑具”作为学官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钱舍人病起》:“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 不疑 。”参见“ 櫑具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