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锅(火鍋)  拼音:huǒ guō
1.一种锅与炉合为一体的烹饪器具。
2.在沸汤中加入各种菜肴,可边煮边吃的烹饪方式。亦指用火锅煮的菜肴。
3.篮球比赛中一种防守行为的用语。参见「盖火锅」条。
《高级汉语词典》:锅汤  拼音:guō tāng
熟煮肉块、蔬菜或植物后,在锅中留下的液体
《國語辭典》:锣锅(鑼鍋)  拼音:luó guō
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打更、巡逻、警示的刁斗。《三国演义》第五○回:「马上有带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乾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
《国语辞典》:锅盖(锅盖)  拼音:guō gài
专门覆盖在锅口的盖子。
《國語辭典》:饭锅(飯鍋)  拼音:fàn guō
煮饭或盛装米饭的锅子。
《漢語大詞典》:锅灶(鍋竈)
即灶。生火做饭的设备。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四:“这两对夫妇是不同锅灶的,小的一对夫妇就像用人一样。”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因为暖季嫌窑里热,庄户人多半在院里筑起锅灶,上面用席片搭着顶棚做饭。” 茹志鹃 《关大妈》五:“锅灶还砌在原来的地方。”
《骈字类编》:锅幕(锅幕)
唐书兵志自天宝以后彍骑之法又稍变废士皆失拊循八载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其后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并废矣
《漢語大詞典》:锅户(鍋户)
宋 代盐户的一种。《宋史·食货志下四》:“环海之湄,有亭户,有锅户,有正盐,有浮盐。正盐出於亭户,归之公上者也;浮盐出於锅户,鬻之商贩者也。”
分類:盐户
《高级汉语词典》:锅镬
方言。大虫
《漢語大詞典》:当锅(當鍋)
(1).方言。烧饭;料理炊事。
(2).方言。指厨师。
《國語辭典》:烧锅(燒鍋)  拼音:shāo guō
1.烧火煮饭。《通俗常言疏證。饮食。烧锅煮饭》引《巧团圆》剧:「你会烧锅煮饭,舂米磨面么?」《儒林外史》第二○回:「买些面筋、豆腐乾、青菜之类到庵,央及一个邻居烧锅。」
2.酿制烧酒的地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果然好一座大镇市!只见两旁烧锅、当铺客店、栈房,不计其数。」
《國語辭典》:下锅(下鍋)  拼音:xià guō
把东西放进锅里煮。《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如果是送银子来的,叫他带回去,说我不等著他这钱买米下锅。」
分類:做饭饭时
《國語辭典》:烟锅(煙鍋)  拼音:yān guō
烟杆前端装填烟丝的铜斗。也作「烟袋锅子」、「烟袋锅儿」。
《漢語大詞典》:烟袋锅(煙袋鍋)
装在旱烟袋一头的金属的碗状物。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原来凡是师老爷吃烟,不大懂得从烟袋荷包里望外装,都是从那个口袋里捏出一撮子来塞在烟袋锅儿里。”
《漢語大詞典》:旋锅(旋鍋)
温酒器。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一折:“今日清晨早间,挑起草稕儿,烧的旋锅热,看有甚么人来。”
分類:温酒酒器
《漢語大詞典》:上锅(上鍋)
谓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锅内烧熟。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当下 鲍 家买了一尾鱼,烧起锅,请相公娘上锅。”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黄 妻:‘还有一笼小的包馅团子,也都快包好了。’ 厚大 :‘是了。’(便端去上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