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铁鞭
用铁
踣铁
铁脊
铁佛
铁官
铁脚
浴铁
铁肠
铁鞋
铁额
铁线
铁锤
铁门限
铁勒
《國語辭典》:铁鞭(鐵鞭)  拼音:tiě biān
铁铸的鞭子。形制、大小、长短随人所宜。见《武备志。军资乘。战九。铁鞭》。《三国演义》第五回:「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
分類:铁鞭
《漢語大詞典》:铁节鞭(鐵節鞭)
铁制驱马物。形如竹节。 元 萨都剌 《寒夜闻角》诗:“野人一夜梦入塞,走马手提铁节鞭。”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注:“铁节鞭, 唐 李昌符 有《咏铁马鞭》诗,其序云:‘ 长庆 二年, 义成军 节度使 曹华 进,且曰得之 汴水 ,有字,刻“ 贞观 四年 尉迟敬德 ”诸字。’时 戎昱 亦共咏此题,则一马鞭而已。第其鞭製倣竹节为之,亦名节鞭,总指驱马物,并非兵仗。”
分類:驱马竹节
《分类字锦》:用铁(用铁)
书善□乃甲胄注甲铠胄兜鍪正义经典皆言甲胄秦世已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已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因以作名也
分类:用铁
《漢語大詞典》:踣铁(踣鉄,踣鐵,踣銕)
亦作“ 踣鉄 ”。亦作“ 踣銕 ”。
(1).踩踏铁器。比喻马蹄坚硬有力。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 几蹴曾冰裂。” 仇兆鳌 注:“踣,踏也。 邵 注:‘踣铁,言马蹄之坚。’” 清 曹寅 《不寐》诗:“恶马踣铁蹄,破櫪如斧门。” 清 毕沅 吴泰来 《昭陵石马联句》:“踣铁鏗有声,摐金浩无迹。”
(2).代称骏马。 元 虞集 《曹将军马》诗:“高秋风起 玉关 西,踣铁归朝十万蹄。”
(3).指马蹄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今夕猎于山中……最可异者,并捕得白马,极神骏,谓是野马,而踣鉄宛然,此物奚其至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而白衣少年,女嘲其踣銕未脱,其为白马无疑矣。”
《骈字类编》:铁脊(铁脊)
宋 黄庚 读文相吟啸稿 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
《骈字类编》:铁佛(铁佛)
明一统志铁佛山在淮安府邳州城北一百五十里上有三铁佛
《漢語大詞典》:铁官(鐵官)
古代官名。主管铁器铸造等。管子·海王:“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若其事立。’” 郭沫若 等集校:“铁官之职疑 春秋 末年已有之。”史记·酷吏列传:“ 赵国 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 汤 常排 赵王 。”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汉郡国诸官:“今略以《地理志》所载言之,凡铁官三十八,盐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纪其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汉武帝 收回冶铁业,在全国重要产铁地设铁官,冶铸农器与兵刃。”
《漢語大詞典》:铁脚(鐵腳)
亦作“ 铁脚 ”。
(1).草名。又名烫烫青。 宋 王洙 王氏谈录·北虏风物:“北荒之珍,有铁脚草,採取阴乾,投之沸汤中,顷之茎叶舒卷如生。”
(2).鸟名。以其爪黑得名。 清 刘廷玑 在园杂志:“ 天津卫 有小鸟,黑爪,故名铁脚。”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铁脚》:“铁脚, 天津 有之,以其爪黑,故名。体大如麻雀,首之毛有蓝色,尾两边白色。春令始至,可食。”
分類:鸟名草名
《國語辭典》:浴铁(浴鐵)  拼音:yù tiě
战马身被铁甲,若浴于铁中,故以「浴铁」为战马的代称。南朝梁。江淹〈尚书符〉:「渔阳黑骑,浴铁为云。」
《骈字类编》:铁肠(铁肠)
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与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国语辞典》:铁鞋(铁鞋)  拼音:tiě xié
喻耐穿无比的鞋。如:「踏破铁鞋无觅处。」
分类:无比
《骈字类编》:铁额(铁额)
十洲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多真仙灵官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铜述异记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 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
《國語辭典》:铁线(鐵線)  拼音:tiě xiàn
铁制的细丝。如:「他利用一段铁线,很快地就把铁丝网上的破洞补好。」《老残游记》第三回:「这金线泉相传水中有条金线。老残左右看了半天,不要说金线,连铁线也没有!」
分類:铁丝
《国语辞典》:铁锤(铁锤)  拼音:tiě chuí
铁制的锤子。也作「铁锤」。
分类:铁锤锤子
《國語辭典》:铁门限(鐵門限)  拼音:tiě mén xiàn
1.南朝智永禅师以书法著名,索书者众,门槛被踏穿,因此用铁叶包起的故事。典出唐。李绰《尚书故实》。后借指宾客众多,家道兴盛。
2.比喻防范严谨。如:「说是公开招考职员,却又定了这么多严苛的条件,像是铁门限般的,谁能进得来。」
《漢語大詞典》:铁勒(鐵勒)
古族名。 汉 时称 丁零 , 北魏 时称 敕勒 或 铁勒 。 隋 时 铁勒 各部分布于东至 独洛河 (今 土拉河 )以北、西至 西海 (今 里海 )的广大地区,分属 东 、 西突厥 。其 漠北 十五部以 薛延陀 与 回纥 为最著。旧唐书·回纥传:“ 迴紇 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后魏 时,号 铁勒 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驍强,依託 高车 ,臣属 突厥 ,近谓之 特勒 。” 唐 沈佺期 《塞北》诗之二:“ 紫塞 金河 里, 葱山 铁勒 隈。”元史·天文志一:“当时四海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 高丽 ,西至 滇池 ,南踰 朱崖 ,北尽 铁勒 。” 程善之 《丁未寄子实辽东》诗:“黑海伐冰通 铁勒 ,黄云横地望 沙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