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铁券
铁壁
铁网
铁面
铁砚
铁柱
金铁
寸铁
铁牛
铁干
铁画
铸铁
屈铁
铁板
铁作
《國語辭典》:铁券(鐵券)  拼音:tiě quàn
古代颁赐功臣之物,以铁制成,形如瓦,为其记功免罪的依据。谈徵。物部。铁券:「汉书高祖记丹书铁契。按:铁券如半破木甑,有四孔,穿绦刻文字于上,陷金是也。此封列侯誓书镌免死及俸禄之数于面。形如瓦,一藏内府,一授本爵。」
《漢語大詞典》:铁契(鐵契)
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唐 以后不用丹书,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权的文字。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庙。”
《國語辭典》:铁壁(鐵壁)  拼音:tiě bì
比喻城壁极坚固。宋。徐积 和倪敦复诗:「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择交盖已定,言志亦已合。」
《漢語大詞典》:铁网(鐵網)
铁丝编成的网。古代渔人用以搜取珊瑚。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愷 惘然自失”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万震 《南州异物志》:“珊瑚生 大秦国 ,有洲在 涨海 中,距其国七八百里,名 珊瑚树洲 。底有盘石,水深二十餘丈,珊瑚生於石上。初生白,软弱似菌。国人乘大船,载铁网,先没在水下,一年便生网目中,其色尚黄,枝柯交错,高三四尺,大者围尺餘。三年色赤,便以铁钞发其根,繫铁网於船,绞车举网。还,裁凿恣意所作。若过时不凿,便枯索虫蛊。”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三:“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宋 梅尧臣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诗:“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國語辭典》:铁面(鐵面)  拼音:tiě miàn
1.铁制的面具。《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
2.喻人刚强正直。如:「铁面无私」、「铁面无情」。
《國語辭典》:铁面御史(鐵面御史)  拼音:tiě miàn yù shǐ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避权倖,人称「铁面御史」。见《宋史。卷三一六。列传。赵抃》。后亦指公正不阿,负有监察权的官员或民意代表。如:「他向来公正无私,在监察委员任内,被称为『铁面御史』。」
《漢語大詞典》:铁砚(鐵硯)
铁铸的砚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晋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闐国 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胡怀琛 《宝剑篇》:“曷去化铁砚,静默而宁康。”参见“ 磨穿铁砚 ”。
分類:铁铸砚台
《國語辭典》:磨穿铁砚(磨穿鐵硯)  拼音:mó chuān tiě yàn
比喻用功读书,持久不懈。参见「铁砚磨穿」条。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漢語大詞典》:铁柱(鐵柱)
(1).铁铸的柱子。 汉 焦赣 《易林·旅之咸》:“金樑铁柱,千年牢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东出今瀆,破故堰,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唐 无名氏 《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 叔谋 ,脱去其衣,惟留犊鼻,缚铁柱上,欲以铜汁灌之。”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
(2).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 刘昭 注引 荀绰 《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橈。”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豸冠簪铁柱,螭首对金铺。”参见“ 柱卷 ”。
分類:铁铸柱子
《漢語大詞典》:柱卷
法冠后部上端卷曲的两根铁柱。隋书·礼仪志六:“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筩,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隋书·礼仪志六:“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参见“ 柱后 ”。
《漢語大詞典》:金铁(金鐵)
(1).铜和铁。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无或不良。”
(2).专指铁。 清 纳兰性德 《忆春娥·龙潭口》词:“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 瞿秋白 《铁花》诗:“那地方锤子的声音来得紧,那地方金铁的声音来得紧。”
(3).借指金属制的器具。(1)刑具。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剔毛髮,婴金铁受辱。” 吕延济 注:“绕金铁,谓鏁也。”(2)指刀斧之类。 清 刘大櫆 《达命》:“吾观攻剽劫夺,不避金铁之诛,毁肌肤而断肢体者,皆若有所不获已。”
(4).指经济、军事。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人民文学出版社注:“金铁,指当时 杨度 提出的所谓‘金铁主义’……金指‘金钱’,即经济;铁指‘铁炮’,即军事。”
《國語辭典》:寸铁(寸鐵)  拼音:cùn tiě
一寸长的铁器。指极短小的兵器。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分類:短小兵器
《國語辭典》:铁牛(鐵牛)  拼音:tiě niú
1.铁铸的牛。
2.比喻孔武有力,四肢发达的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你这铁牛,有什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提起板斧来,要斫倒我杏黄旗,是何道理?」
3.耕耘机的俗称。可耕田,亦可拖车。如:「自从推行农业机械化后,田里只见铁牛,真正的水牛越来越少了。」
《骈字类编》:铁干(铁干)
郑侠 再到吴子野岁寒堂诗 铁干偃虬龙,云峰自岩壑。
《國語辭典》:铁画(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铁片制作的工艺品。锻打铁片成线条,钩成图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红色,制成挂屏,用于壁饰。相传为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也称为「铁花」。
《國語辭典》:铁画银钩(鐵畫銀鉤)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语本唐。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形容笔画如铁般的刚劲,如银般的柔媚。《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锦心绣口,李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也称为「铁笔银钩」、「银钩铁画」。
《國語辭典》:铸铁(鑄鐵)  拼音:zhù tiě
生铁的别名。参见「生铁」条。
《分类字锦》:屈铁(屈铁)
杜甫 戏为双松图歌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迥高枝。
分类:
《國語辭典》:铁板(鐵板)  拼音:tiě bǎn
1.铁制的板。如:「铁板烧」。
2.乐器名,打击乐器。将两块半月形的铁板拿在手里,敲打发声。也称为「铁绰板」。
3.比喻碰到棘手的问题。如:「踢到铁板」。
《骈字类编》:铁作(铁作)
宋史兵志船坊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