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王戎简要

相关人物
王戎
 
钟会(字士季)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674~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楷少与琅邪王戎俱为掾发名,钟会致之大将军司马文王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文王即辟为掾,进历显位。」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20~
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例句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李瀚 蒙求

典故
王衍钟情

相关人物
王衍


《世说新语》下卷上《伤逝》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南朝梁·刘孝标注:「一说是王夷甫丧子,山简吊之。」

例句

方同王衍钟情切,犹念商瞿有庆迟。 李群玉 哭小女痴儿

典故
魏文颁菊蕊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钟繇


《艺文类聚》卷四
魏文帝《与钟繇书》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例句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沈佺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典故
我辈情钟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638~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典故
相关人物
嵇康
 
钟会(字士季)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例句

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词二首

典故
相关人物
钟离春


《新序·杂事第二》~74~
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人,衒嫁不售,流弃莫执,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愿一见,谓谒者曰:「妾,齐之不售女也,閒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扫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而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先王为寡人取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瞠楚之遗风。今夫人不容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王,亦有奇能乎?」无女对曰:「无有。直窃慕大王之美义耳。」王曰:「虽然,何喜。」良久曰:「窃尝喜隐。」王曰:「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忽然不见矣。宣王大惊,立发隐书而读之,退而惟之,又不能明。明日,复更召而问之,又不以隐对,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肘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宣王曰:「愿遂闻命。」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十一《起神宗元丰五年十一月尽是年十二月》
始,之才欲用兵讨罗苟夷,伋以为罗苟本熟户,因求骨价侵扰境上,与生夷反叛不同,可招纳之,若遽加以兵,彼穷迫无所窜伏,转投生界,则斧望个恕诸部更相连结,益鸱张难制,边患自此始矣。之才不听,因檄伋无得与兵议,伋遂疏之才不法事关泸州十五条上之。既而乞弟果入寇,之才遽劾乞弟过江安时伋不即掩击,并他不法事。朝廷疑之,于是先罢伋而委忱究两人曲直。元丰五年十一月,梓州路转运判官、承议郎程之才,知徐州、朝散大夫赵鼎并冲替。之才坐与前知泸州任伋交讼,报上不实。

简释

无盐:喻丑女。唐李白《效古二首》之二:“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例句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李白 于阗采花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李白 效古二首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 李端 杂歌

典故
五字英才
 
五字迁

相关人物
钟会(字士季)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南朝宋·裴松之注:「《世语》曰: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呈辄不可意,命松更定。以经时,松思竭不能改,心苦之,形于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松以实答。会取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王曰:『不当尔邪,谁所定也?』松曰:『钟会。向亦欲启之,会公见问,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可大用,可令来。』会问松王所能,松曰:『博学明识,无所不贯。』会乃绝宾客,精思十日,平旦入见,至鼓二乃出。出后,王独拊手叹息曰:『此真王佐材也!』」

例句

一经推旧德,五字擢英才。 沈佺期 和韦舍人早朝

史为三坟博,郎因五字迁。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典故
箫钟交鼓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君〉~75~
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东汉·王逸注:「交鼓,对击鼓也。」
典故 
掩耳窃钟


《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四〈不苟论·自知〉~60~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典故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譬犹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

例句

微诚慕横草,琐力摧撞筵。 韩愈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钜钟。 韩愈 醉留东野

典故
元常

相关人物
胡昭齐
 
钟繇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书四·杂编·姜诩已下〉~598~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诞最优,魏宫馆宝器,皆是诞书。魏明帝起淩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以笼盛诞,辘轳引上书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河间张起亦善草书,不及崔张。刘德升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徵,二家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三曰狎书。相闻者也。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人书,改易邓艾上章,事莫有知者。河东魏(明抄本魏作卫)觊,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觊子瓘为晋太保,采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蒿,蒿是相闻书也。瓘子恒亦善书,博识古文字。燉煌索靖,张芝姊子孙,晋征西司马,亦善草。陈国何元公亦善草书。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荥阳陈(陈原作姊,据《法书要录》改)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观钟繇书法十二意〉~2985~2~
字外之奇,文所不书。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羲之有过人之论,后生遂尔雷同。元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瘦。今古既珠,肥瘦颇反,如自省览,有异众说。张芝、钟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肥瘦古今,岂易致意。真迹虽少,可得而推。逸少至学钟繇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龙也。余虽不习,偶见其理,不习而言,必慕之欤。聊复自记,以补其阙。非欲明解,强以示物也。倘有均思,思盈半矣。
典故
岳神钟秀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诸峰罗立似儿孙】【诸峰罗列如儿孙】【诸峰罗列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案:汉武帝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指日。闭目食日精。】,拄到玉女洗头盆【案:华山玉女祠前有五石缸。名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车箱入谷无回路】,箭栝【案:按韵会。栝与筈括俱通。】通天有一门【箭阁通天有一门】【箭阙通天有一门】【箭筈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案:白帝治西岳。】问真源。
典故
相关人物
伯牙
 
钟子期

参考典故
伯牙弦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8~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第二·二曰本〉~740~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例句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刘威 冬日送友人西归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刘威 赠欧阳秀才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劭谒 赠郑殷处士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司马逸客 雅琴篇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崔珏 席间咏琴客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綦毋潜落第还乡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许棠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韩愈 知音者诚希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韩琮 咏马

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 魏璀 湘灵鼓瑟

典故
钟大理

相关人物
钟繇

参考典故
钟张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钟繇传〉~394~
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数年,坐西曹掾魏讽谋反,策罢就第。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

例句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韩翃 送夏侯侍郎

上客钟大理,主人陶武威。 韩翃 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

典故
钟离歌


《夷坚志·夷坚丁志》卷十
淳熙十一年,溧阳苍半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得草书二轴,题云「庚申岁书」,其名权花押,正如一剑之状,盖钟离翁也。其诗云:「露滴红兰玉满畦,闲抛象履到峰西。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木齐。古堑细香红树老,半峰残雪白猿啼。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溪。」李粹伯跋之曰:「字画放逸,有翔龙舞凤之势,脱去寻常畦径,非得于心而应乎手者不能尔。飘然神仙风度,固有所本云。」真本藏于建康府治府资库,绢素裱饰处皆断裂满独字画不动,景裴尝见之。
《國語辭典》:卧龙(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卧的龙。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國語辭典》:掩耳盗铃(掩耳盜鈴)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程乙本红楼梦》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漢語大詞典》:以筳撞钟(以筳撞鍾)
见“ 以莛撞鐘 ”。
《國語辭典》:以莛撞钟(以莛撞鐘)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用草茎去敲钟是绝对发不出声音的。比喻自不量力,徒劳无功。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也作「以莛叩钟」。
《國語辭典》:知音  拼音:zhī yīn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