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0,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执针
分针
顶针
穿针楼
火针
古针
红针
指针
针笔
短针
针组
针叶
针脉
针空
针迹
《漢語大詞典》:执针(執鍼)
指从事缝纫的女工。左传·成公二年:“ 楚 侵及 阳桥 , 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 公衡 为质,以请盟。” 杜预 注:“执鍼,女工。” 清 黄遵宪 《逐客篇》诗:“酒人率庖人,执鍼偕执斲,抵掌齐入 秦 ,诸 毛 纷绕 涿 。”
《國語辭典》:分针(分針)  拼音:fēn zhēn
钟表上的针分为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较长的、指示分数的针,称为「分针」。也称为「长针」。
《國語辭典》:顶针(頂針)  拼音:dǐng zhēn
1.缝纫时夺在手指上的金属环。环上满布小凹点,用来推针穿布,以免针扎到手。也称为「针箍」、「指沓」。
2.前后接连著。《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这个县丞乃是数一数二的美缺,顶针挨住,赵昂用了若干银子方才谋得。」
《國語辭典》:顶真续麻(頂真續麻)  拼音:dǐng zhēn xù má
用前一句的结尾,做为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法。如元代郑光祖的《㑳梅香第一折》「你道信步出兰庭,庭院悄人初静,静听是弹琴的那生」。也称为「顶针续麻」。
《漢語大詞典》:穿针楼(穿針樓)
相传 南朝 齐武帝 建 层城观 ,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称为“穿针楼”。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莫言 相送浦 ,不及 穿针楼 。”参见“ 穿针 ”。
《漢語大詞典》:穿针(穿針,穿鍼)
亦作“ 穿鍼 ”。
(1).将线穿入针孔。 北周 庾信 《对独赋》:“灯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
(2).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唐 王勃 《七夕赋》:“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鍼之阁。” 明 何景明 《七夕》诗:“闺中擣素思关塞,楼上穿针待女牛。”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席散后,我忽忆未效穿针乞巧故事,否则也在黑暗中撮弄她们一下子,增些欢笑。”
《漢語大詞典》:火针(火針)
中医外科治疗法之一。将特制的针烧红后刺入患部穴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火·火针:“火针者,《素问》所谓燔针、焠针也, 张仲景 谓之烧针; 川 蜀 人谓之煨针。其法:蔴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蔴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
《分类字锦》:古针(古针)
女红馀志许允妇阮氏有古针一生用之不壤
分类:女工具
《骈字类编》:红针(红针)
文同 芡盘诗 骈头鬅鬙霜初熟,绿刺红针剖寒玉。
《國語辭典》:指针(指針)  拼音:zhǐ zhēn
钟表或仪表上用以标示时间或度数的针。
《国语辞典》:针笔(针笔)  拼音:zhēn bǐ
一种钢笔型的绘图笔。除可书写文字外,亦可绘制直线和复线。
《国语辞典》:短针(短针)  拼音:duǎn zhēn
1.时针。为钟面上最短的针。
2.一种钩织毛衣的织法。
分类:时针毛衣
《漢語大詞典》:针组(針組)
犹缝纫。 唐 元稹 《唐左千牛韦珮母段氏墓志铭》:“始予亡妻生不月而先夫人殁,免水火之烖,成习柔之性,用至於粧櫛针组、书诫琴瑟之事无遗训。”
分類:缝纫
《漢語大詞典》:针叶(針葉)
形状像针或鳞片的叶子,如松、柏、杉的叶子。 曹靖华 《飞花集·深沪春意浓似酒》:“木麻黄的墨绿色的针叶,远远看来,简直像马尾松。”
分類:针叶鳞片
《骈字类编》:针脉(针脉)
素问见针皮下
《骈字类编》:针空(针空)
素问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右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注言用针之补写也右手持针左手捻穴故实者右手开针空以写之虚者左手闭针空以补之也
《高级汉语词典》:针迹  拼音:zhēn jì
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