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钿针(鈿針)
指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发簪。新唐书·百官志三:“七月,献鈿针。腊日,献口脂。”
分類:镶嵌嵌金
《分类字锦》:抽针即愈(抽针即愈)
魏书崔彧传中山王英子略曾病王显等不能疗彧针之抽针即愈
分类:
《漢語大詞典》:垂针(垂針)
书体名。 唐 唐元度 精于小学,作九经字样,辨证谬误。又分字为十体,曰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卷二《鹪鹩赋》
《高级汉语词典》:船不漏针
比喻绝无遗失
《漢語大詞典》:穿针戏(穿針戲)
旧是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竞穿七孔针为戏,谓可从织女星求得智巧。 唐 沈亚之 《为人撰乞巧文》:“ 邯郸 人妓妇 李容子 ,七夕祀织女,作穿针戏。”参见“ 乞巧 ”。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國語辭典》:穿针引线(穿針引線)  拼音:chuān zhēn yǐn xiàn
比喻从中拉拢、撮合。《常语寻源。卷下。穿针引线》:「世谓媒介为引线人,为人牵说事情者曰穿针引线。」
《漢語大詞典》:穿针走线
像穿针走线活动样地表演或行动
在舞蹈中表演穿针走线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千人针(千人針)
日本 人的一种迷信品,在一块布上由一千个女人每人各缝一针,赠给出征的人,以保平安。 茅盾 《东条的“神符”》:“此所谓‘神符’,大概也就是‘千人针’之类,佩带了这种神符,假定可以消灾免难,吃了败仗也还可以逃得一条命罢?” 郭沫若 《唯最怯懦者为最残忍》诗:“好在‘英雄’的身上有的是千人针,更有 观音 符咒也可以显灵。”
《國語辭典》:强心针(強心針)  拼音:qiáng xīn zhēn
1.一种加强心脏机能的针剂。
2.比喻能激励人心的事物或讯息。如:「队友们听到主管要亲临比赛会场加油,如同打一剂强心针,士气大振。」
《高级汉语词典》:曲别针  拼音:qǔ bié zhēn
由一条弯成环圈的金属丝构成的器具,轻压即可分开,能把几张纸夹在一起
《分类字锦》:鸟逐金针(鸟逐金针)
罗隐 咏绣诗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分类:锦绣
《分类字锦》:脑后下针(脑后下针)
集异记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路由华州阛阓之北聚观如堵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疋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箸或触之酸痛刻骨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仍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疣赘应手而落曾无病痛
分类:
《漢語大詞典》:铍针(鈹鍼)
亦作“ 鈹针 ”。 古代一种医疗器械。下端剑形,两面有刃。多用以刺破痈疽,排除脓血。灵枢经·九鍼十二原:“五曰鈹鍼,长四寸,广二分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针法歌》:“取脓除瘜用鈹针,轻重疾除在一心。”
《韵府拾遗 侵韵》:盛针(盛针)
荀子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注簪形似针而大故曰为父管所以盛针故曰为母
《分类字锦》:身试针灸(身试针灸)
南史庾沙弥传嫡母刘氏寝疾沙弥晨昏侍侧衣不解带或应针灸辄以身先试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