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次亚麻仁油酸(次亚麻仁油酸)  拼音:cì yà má rén yóu suān
Linolenic acid
系一种无色液状之必需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不溶于水而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为营养补充品,并可制特种乳化剂等。也称为「次亚麻油酸」。
《国语辞典》:酸黄齑烂豆腐(酸黄齑烂豆腐)  拼音:suān huáng jī làn dòu fu
酸黄齑、烂豆腐都是不好吃的食物。用以讥讽秀才贫寒无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所以古人会择婿的,偏拣著富贵人家,不肯应允,却把一个如花似玉的爱女,嫁与那酸黄齑、烂豆腐的秀才。」
《国语辞典》:亚硝酸盐(亚硝酸盐)  拼音:yà xiāo suān yán
将硝酸盐加热至其熔点以上,与金属铅一同熔化而得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能溶于水,为化学工业和化学实验室常用的药品。
《国语辞典》:透骨酸心  拼音:tòu gǔ suān xīn
形容极为伤心、酸楚。《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自己心中,又有一腔的瀰天恨事,透骨酸心。」
分类:伤心
《国语辞典》:碳酸氢盐(碳酸氢盐)  拼音:tàn suān qīng yán
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由碳酸氢根和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盐类,呈弱碱性,为健胃及轻便灭火的药剂,如小苏打即为碳酸氢钠。
《国语辞典》:矽酸  拼音:xì suān
由矽、氧和氢组成的无机化合物,有正矽酸、偏矽酸等。
《国语辞典》:溴酸  拼音:xiù suān
无色液体,只存在水溶液中,浓度高者有黏性。在常温安定,摄氏四十度以上会分解而放出氧气,为强氧化剂。用于染料、医药品等。
《国语辞典》:酸根  拼音:suān gēn
化学上指酸类化合物在水中解离出质子后的阴离子。如硫酸根、磷酸氢根、氰酸根、羧酸根等。也称为「酸基」。
《国语辞典》:酸矿(酸矿)  拼音:suān kuàng
泛称会排出酸性物质的矿脉。如台湾北部滨海公路水湳洞湾的海底矿脉,因富含硫化铁,氧化后产生硫酸铁,造成附近海域呈阴阳海的奇观。
《国语辞典》:酸模  拼音:suān mó
植物名。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高三十至一百公分,茎红紫色。基生叶丛生,具长柄,长椭圆形,基部箭形,全缘。茎叶互生,披针状长椭圆形。春开绿色单性花,常五至八朵簇生,再排成圆锥花序,雌雄异株瘦果三棱形。嫩叶可供食用,全草及根药用。也称为「薞芜」。
《国语辞典》:酸奶  拼音:suān nǎi
1.因放置久而发酸的动物乳汁。冰凉加糖食用,美味爽口。也称为「酸乳」。
2.一种经由乳酸菌发酵的半凝固乳品。其组织圆滑,质地均一,具有独特的酸味及香味,有益于人体健康。也称为「酸凝酪」。
《国语辞典》:酸藤  拼音:suān téng
植物名。夹竹桃科酸藤属,常绿藤木。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锐,基部钝。咀嚼时有酸味。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多而小,淡红色。蓇葖果圆柱形,先端锐尖,种子有毛。叶可作盐的代替品,但生食有毒。
《国语辞典》:酸酐  拼音:suān gān
1.有机化学上指两个羧基脱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物质。如醋酸酐或苯二甲酸酐。
2.无机化学上指含氧酸分子脱水至没有可解离的质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如磷酸酐。
《国语辞典》:胺基酸  拼音:ān jī suān
同时含有胺基与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为α-胺基酸。生物体内α-胺基酸较重要者约有二十多种。
《国语辞典》:油酸  拼音:yóu suān
分子式C18H34O2。一种有机化合物。为黄色油状液体,露置空气中,色即变深,味似猪油。可供制造肥皂、油膏、磨光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