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邪风
邪念
从邪
归邪
虚邪
入邪
祛邪
昔邪
邪路
邪神
邪行
夭邪
邪意
颇邪
蠲邪
《漢語大詞典》:邪风(邪風)
(1).中医指伤人致病之风。云笈七籤卷三六:“善其术者,可以攻遣百病,消逐邪风及中恶。”
(2).缺乏根据的消息。《西游记》第三九回:“ 八戒 道:‘师父莫信他。他原説不用过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慌得 行者 满口招承。”
(3).不健康的风气。如:顶住邪风,发扬正气。
《國語辭典》:邪念  拼音:xié niàn
不正当的念头。如:「从小父母亲就教导我们,心胸必须坦荡,不能有半点邪念。」
《韵府拾遗 麻韵》:从邪(从邪)
书听德唯聪疏听戒背正从邪故言听德
《漢語大詞典》:归邪(歸邪)
星象名。史记·天官书:“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命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星有两赤彗上向,上有盖状如气,下连星。”
分類:星象裴骃
《國語辭典》:虚邪(虛邪)  拼音:xū xié
中医上指邪气乘虚而入。
《國語辭典》:虚徐(虛徐)  拼音:xū xú
1.雍容舒缓的样子。唐。杜牧〈张好好〉诗:「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2.疑惑。《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
《高级汉语词典》:入邪  拼音:rù xié
进入邪道
《漢語大詞典》:祛邪
驱除邪恶。明史·高攀龙传:“臣恐陛下有祛邪之果断,而左右反借以行媢嫉之私。”红楼梦第五七回:“此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种各样上方秘製诸药,按时饮服。”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鳖甲苍朮同研粗末,烧之能祛邪。”
《漢語大詞典》:昔邪
亦作“ 昔耶 ”。 即乌韭。生长在墙垣上的苔类。 晋 张华 《情诗》之一:“昔耶生户牖,庭内自成阴。” 南朝 梁 王僧孺 《鼓瑟曲有所思》:“夜风吹熠燿,朝光照昔邪。”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昔邪看寄迹,梔子咏同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垣衣﹝集解﹞引 苏恭 曰:“此(垣衣)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其生石上者名昔邪,一名乌韭;生屋上者名屋游。”
分類:生长墙垣
《國語辭典》:邪路  拼音:xié lù
邪道,不正当的行为或方法。唐。王建〈寄崔列中丞〉诗:「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國語辭典》:邪神  拼音:xié shén
邪恶的鬼神。《董西厢》卷六:「不惟道鬼病相持,更有邪神缴缠。」《清平山堂话本。霅川萧琛贬霸王》:「江南邪地,多有邪神。」
分類:邪神邪恶
《國語辭典》:邪行  拼音:xié xìng
不正当的行为。《管子。权修》:「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
《國語辭典》:邪行  拼音:xié xing
古怪。如:「他这话问得有点儿邪行。」
《國語辭典》:夭邪  拼音:yāo xié
1.歪斜不正。宋。赵蕃〈明叔以仆护笋不除作长句为调次韵〉:「春风逞夭邪,烂漫吹已足。」元。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词:「薄劣东风,夭邪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也作「歪斜」。
2.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的样子。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六。馺娑承明》:「乐天诗曰:『莫言苏小小,人道最夭邪。』」宋。陈与义 清明诗二首之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也作「夭斜」。
《漢語大詞典》:夭斜
亦作“ 夭邪 ”。
(1).袅娜多姿貌。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之二十:“ 扬州 苏小小 ,人道最夭斜。” 宋 陈与义 《清明》:“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2).歪斜貌。 清 王士禛 《浣溪沙》词之一:“残梦未遥犹眷恋,篆烟初裊半夭邪。”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一枝夭斜的树枝横在他面前。”
《漢語大詞典》:邪意
不正当的意念。汉书·律历志上:“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也。”后汉书·杨赐传:“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欲。”
分類:正当意念
《漢語大詞典》:颇邪(頗邪)
偏颇邪恶。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 唐 白居易 《请以族类求贤策》:“以正直克己者,必用於正直,不用於颇邪。”
分類:偏颇邪恶
《漢語大詞典》:蠲邪
去除邪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营卫帝室,蠲邪纳福。” 南朝 梁简文帝 《喜疾瘳诗》:“蠲邪无贾服,祅气息梁牛。”
分類:去除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