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3,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道君
便道
道观
间道
访道
道院
海道
道书
子道
失道
长道
十道
磴道
称道
阁道
《國語辭典》:道君  拼音:dào jūn
地位尊贵的成道之人。《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國語辭典》:便道  拼音:biàn dào
1.马路两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2.便捷的路。如:「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3.顺路。《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4.便说。如:「朋友重情谊,只要是合于礼法的事,便道是赴汤蹈火,亦不推辞。」
《國語辭典》:道观(道觀)  拼音:dào guàn
道士修道的场所,或道士所奉的神庙。
分類:道观道教
《国语辞典》:间道(间道)  拼音:jiàn dào
1.捷径。《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彊、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也作「閒道」。
2.颜色相间的条纹布。《水浒传》第三回:「身穿一领白纻丝两上领战袍,腰系一条查五指梅红攒线𦞂膊,青白间道行缠绞脚,衬著踏山透土多耳麻鞋。」
《漢語大詞典》:访道(訪道)
(1).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至於思政明臺,访道 宣室 ,若坠之惻每勤,如伤之念恒軫。”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宋史·王岩叟传:“虚心以访道,屈己以从諫。”
(2).寻访真人、道士。初学记卷二三引 隋 孔德绍 《登白马山护明寺》诗:“摄心罄前礼,访道把中虚。”《水浒传》第九六回:“本师 罗真人 常对小弟説:‘ 涇原 有箇 乔冽 ,他有道骨,曾来访道,我暂且拒他。’”《〈李太白全集〉出版说明》:“他不仅想建功立业,还想访道求仙。”
《國語辭典》:道院  拼音:dào yuàn
道士所居的道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不分乡村市井道院僧房,俱要走到,必有下落。」
《漢語大詞典》:海道
海路,海上航道。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新唐书·归崇敬传:“ 大历 初,授仓部郎中,充弔祭册立 新罗 使,海道风涛,舟几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由海道到 崇明县 。”
《漢語大詞典》:道书(道書)
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三国志·魏志·张鲁传:“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宋 惠洪 《赠胡子显》诗:“想见丰登民讼少,长官行摺道书看。” 清 金镇 《临江仙·寄汪蛟门舍人》词:“手把道书慵自起,暗来小阁斜凭,画图心事忒分明。”
《漢語大詞典》:子道
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史记·五帝本纪:“ 舜 父 瞽叟 顽,母嚚,弟 象 傲,皆欲杀 舜 。 舜 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汉书·五行志上:“ 董仲舒 以为 成 ( 鲁成公 )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孔丛子·嘉言:“ 文王 之兴,附者六州。六州之众,各以子道来。故区区之臺,未及期日而已成矣。”
《國語辭典》:失道  拼音:shī dào
1.迷路。《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唐。牛僧孺《郭元振》:「夜行,阴晦失道,久而绝远有灯火光,以为人居也。」
2.失去标准,违反正道。晋。潘岳〈西征赋〉:「平失道而来迁,繄二国而是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臣谓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因失道。」
《漢語大詞典》:长道(長道)
大道;远路。《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羣丑。” 朱熹 集传:“长道,犹大道也。”《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明 李攀龙 《录别诗》之四:“荡子无室家,悠悠在长道。”
分類:大道远路
《漢語大詞典》:十道
(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國語辭典》:磴道  拼音:dèng dào
登山的石路。唐。李白〈北上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唐。李程〈华清宫望幸赋〉:「步磴道以寂历,眄广庭以寥旷。」
分類:磴道登山
《國語辭典》:称道(稱道)  拼音:chēng dào
称赞、赞扬。《韩非子。说疑》:「称道往古,使良事沮,善禅其主,以集精微。」
《國語辭典》:阁道(閣道)  拼音:gé dào
1.古代架木于花园苑囿中以行车的通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诗:「銮舆回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2.栈道。在绝险的地方,凿石架空所成的高架桥。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徐晃》:「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
3.星官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阁道六星,在王良前,飞道也。从紫宫至河,神所乘也,一曰,阁道星,天子游别宫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