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31,分38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松间喝道
山阴道上
神仙道
事将道家禁
太丘道
谈天客:口道邹衍
天壤王郎
万户侯何足道哉
王文度重见竺道人
吾道东
吾道悠悠
谢女
谢女解围
谢庭风韵
休道太原师
典故
松间喝道
 

《义山杂纂·煞风景》
花间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柳,花下晒裤,游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步行将军。背山起高楼,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妓筵说俗事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5~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会稽郡记》曰:「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擢干竦条,潭壑镜彻,清流泻注。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典故
九江神仙
 
仙人梅
    
南昌仙籍
 
南昌尉
 
吴市仙
  
吴市高人
 
吴门变姓
  
守市阛
 
市门卒
 
愧梅福
  
梅子真
 
梅家鹤
  
梅少府
 
梅市门
 
梅市隐
   
梅知解绂
  
梅福辞官
 
梅福隐
 
梅福隐吴
 
梅翁
 
沦一尉
   
神仙道
 
变名吴市
 
逃梅福
  
隐市门

相关人物
梅福

参考典故
梅市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梅福〉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例句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临溪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采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乱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谈少府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原注。天宝十五载五月作。)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醉歌行赠安公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任安刘少府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卢纶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独孤及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赠别安邑韩少府

别后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贾岛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钱起 送沈少府还江宁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钱起 送陆三出尉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钱起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官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典故
事将道家禁

相关人物
王剪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耿弇〉~74~
论曰:淮阴廷论项王,审料成埶,则知高祖之庙胜矣。弇决策河北,定计南阳,亦见光武之业成矣。然弇自剋拔全齐,而无复尺寸功。夫岂不怀?将时之度数,不足以相容乎?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独能隆也!唐·李贤注引《史记》曰,秦使王剪之孙王离击赵。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将三代必败,以其杀伐多也,其后受其不祥。」
《史记》卷七十三〈王剪列传〉~234~
秦二世之时,王剪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剪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典故
相关人物
许劭
 
陈寔

参考典故
太丘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许劭〉~2234~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后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例句

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李端 下第上薛侍郎

典故 
谈天口
 
谈天客:口道邹衍
 
谈天舌本
 
谈天衍
 
谈天邹
 
谈天邹衍
 
相关人物
邹衍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2344~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曰:「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驺奭脩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例句

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之一

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杜正伦 玄武门侍宴

长绳系日虽难绊,辨口谈天不易穷。 罗隐 酬黄从事怀旧见寄

典故
相关人物
谢道韫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贤媛〉~697~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典故 
万户侯何足道哉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临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

例句

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 司空图 偶作

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司空图 白菊杂书四首

不愧人间万户侯,子孙相继老扁舟。 胡曾 赠渔者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贯休 献钱尚父

典故
王文度重见竺道人

相关人物
王坦之
 
王文度
 
竺道人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述子)王坦之〉~964~
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初,坦之与沙门竺法师甚厚,每共论幽明报应,便要先死者当报其事。后经年,师忽来云:「贫道已死,罪福皆不虚。惟当勤修道德,以升济神明耳。」言讫不见。坦之寻亦卒,时年四十六。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追赠安北将军,

例句

古来唯有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 刘禹锡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典故
相关人物
郑玄
 
马融


《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唐·李贤注:「《前书》曰:『田何授《易》于丁宽,学成,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东矣。』」

例句

斯人脱身来,岂非吾道东。 杜甫 赠苏四徯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典故
吾道悠悠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八〈发秦州〉【案:原注。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天气如凉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况闻山东幽】。栗亭【案:同谷有栗亭镇。】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虽云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溪谷无异石【溪谷无异名】,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岂复慰老大】,惘然难久留【炯然难久留】。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典故 
相关人物
谢道韫

参考典故
谢庭赏雪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3~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并传于世。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256~
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又尝讥玄学植不进,曰:「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简释

谢女:咏才女。唐刘禹锡《柳絮》:“索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例句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刘沧 代友人悼姬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姚合 咏镜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李贺 牡丹种曲

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 李郢 为妻作生日寄意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温庭筠 赠知音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献之
 
谢道韫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例句

齐后破坏,谢女解围。 李瀚 蒙求

典故
谢庭风韵

相关人物
谢道韫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自尔嫠居会稽,家中莫不严肃。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道韫风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柳退而叹曰:「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道韫亦云:「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

例句

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窦常 过宋氏五女旧居

典故
休道太原师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国语》卷一《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例句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杜牧 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國語辭典》:杀风景(殺風景)  拼音:shā fēng jǐng
破坏美景。比喻俗而伤雅,使人扫兴。宋。苏轼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有一等冷鼻凹的学士杀风景,他管谁唱将来几拍。」也作「煞风景」。
《國語辭典》:山阴道上(山陰道上)  拼音:shān yīn dào shàng
山阴位在今浙江绍兴,境内山水美景甚多,令人目不暇给。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比喻事物繁多,使人忙于接应。
《漢語大詞典》:仙伯
(1).仙人之长。亦泛称仙人。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诸仙伯。 安 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鸞歌开洞天。”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何来一仙伯,髮短而心长。”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西游记》第五回:“那 齐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西游记》第五回:“祇见 蟠桃园 土地、力士同 齐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明 陈梦璧 《寻幽珠玑岩饮甘泉》诗:“几许鮫人泣得出,但凭仙吏袖将归。”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汉 梅福 的美称。 梅 字 子真 ,为郡文学,补 南昌 尉。后归里,一旦弃妻子去,传以为仙,故称。见《汉书·梅福传》。 前蜀 韦庄 《南昌晚眺》诗:“ 南昌 城郭枕江烟,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僊,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为县尉的誉称。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仙尉 赵 家玉,英风凌四豪。”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县尉曰仙尉,盖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称县尉,则慊然为慢我,是皆习俗使然。” 清 金农 《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 梅福 ,同为上日吟。”
《漢語大詞典》:吴市隐(吴市隱)
亦作“吴门卒”。 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 ,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 ,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二:“ 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 清 曹寅 《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漢語大詞典》: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分類:子真谷口
《國語辭典》:梅仙  拼音:méi xiān
相传汉南昌尉梅福去官后成仙,故称为「梅仙」。后世遂为县尉的美称。《事林广记。庚集。卷九。绮语门。君臣》:「县尉,梅仙。」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尉
(1).对县尉的美称。 梅福 曾为 南昌 尉,故称。 唐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诗:“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
《漢語大詞典》:梅生
指 汉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韩公 沦卖药, 梅生 隐市门。” 唐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鸞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 亦何事,来作 南昌 尉。”参见“ 梅福 ”。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真
指 汉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称。 唐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诗:“ 梅真 入仕提雄笔, 阮瑀 从军著綵衣。” 陈寅恪 《王观堂先生挽词》诗:“曾访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韩偓 符天意。”参见“ 梅福 ”。
分類:梅福子真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神仙中人
见"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汉 梅福 曾补任 南昌 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 王凤 专权,终不纳。 王莽 专政时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见汉书·梅福传。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唐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亦作“ 神仙吏 ”。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来。”
《漢語大詞典》:隐吏(隱吏)
退隐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诗:“隐吏逢 梅福 ,游山忆 谢公 。” 仇兆鳌 注:“汉书:‘ 梅福 , 九江 人,补 南昌 尉。 王莽 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於 会稽 ,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 郑钦 为吏隐。”
分類:退隐官吏
《漢語大詞典》:太丘道
东汉 陈寔 。 颍川 人,曾为 太丘 长,有名望,交游甚广。 许劭 到 颍川 后,独不拜访 寔 ,或问其故, 劭 曰:“ 太丘 道广,广则难周。”见后汉书·许劭传。后因称广交游为“太丘道”。 唐 李端 《下第上薛侍郎》诗:“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國語辭典》:谈天(談天)  拼音:tán tiān
1.谈论天地五行的事情。《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2.谈话、聊天。《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但是牌已剩了两付了,等我们打完了再谈天罢。」
《漢語大詞典》:邹谈(鄒談)
见“ 邹衍谈天 ”。
《漢語大詞典》:邹衍谈天(鄒衍談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奭 也文具难施……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 騶 ”。 元 袁桷 《观物》诗:“ 张华 博物身终死, 邹衍 谈天舌竟休。”亦省作“ 邹谈 ”。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文苑英华卷三一一作“邹谭”。 清 张问陶 《九月廿三日府试即墨文童赋》:“ 邹 谈犹恍惚,蠡测渐分明。”
分類:善辩
《國語辭典》:天壤王郎  拼音:tiān rǎng wáng láng
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因不满丈夫王凝之所说的话。意谓想不到天地间,居然有这种人。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用以指妇女对所嫁丈夫不满意。如:「当初追求的人那么多,却偏偏嫁个天壤王郎,真是瞎了眼!」
《國語辭典》:万户侯(萬戶侯)  拼音:wàn hù hóu
汉制称食邑满万户的侯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漢語大詞典》:吾道东(吾道東)
谓己之学术向东流播。后汉书·郑玄传:“﹝ 玄 ﹞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 扶风 马融 ……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 郑生 今去,吾道东矣。’”后因用为感叹己之学术东流或同道东去的语典。南史·张敷传:“父 邵 使与高士 南阳 宗少文 谈《繫》《象》,往復数番。 少文 每欲屈,握麈尾叹曰:‘吾道东矣。’於是名价日重。” 唐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颯然。”
《漢語大詞典》:谢女(謝女)
(1).指 晋 女诗人 谢道韫 。 唐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麻引诗人兴,盐牵 谢女 才。” 宋 张孝祥 《瑞鹧鸪》词:“雪下哦诗怜 谢女 ,花间为令胜 潘郎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才同 谢女 。”参见“ 谢女解围 ”、“ 谢家咏雪 ”。
(2).泛指女郎或才女。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清 张芳 《黛史》:“ 越 人歌其山木, 谢女 咏其白团,以口为黛也。”
《漢語大詞典》:谢娘(謝娘)
(1). 晋 王凝之 妻 谢道韫 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唐 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承颜 陆郎 去,携手 谢娘 归。”参见“ 谢女解围 ”、“ 谢家咏雪 ”。
(2). 唐 宰相 李德裕 家 谢秋娘 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 唐 李贺 《恼公》诗:“春迟 王子 态,鶯囀 谢娘 慵。”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 谢娘 无限心田,晓屏山断续。” 郁达夫 《偶感》诗:“ 谢娘 偏有意,怜及白衣郎。”
《漢語大詞典》:谢女解围(謝女解圍)
相传 晋 王凝之 弟 献之 曾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 凝之 妻“ 道韞 遣婢白 献之 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 献之 前议,客不能屈。”事见《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后遂用作称颂才女的典故。 唐 李瀚 《蒙求》:“ 齐后 破环, 谢女 解围。”亦省作“ 谢围 ”。 唐 黄滔 《祭钱塘秦国太夫人》:“训逾 孟 织,智迈 谢 围。”
分類:宾客谈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