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可  拼音:bù kě
1.禁止、不许。《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汉。班固 两都赋序:「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
2.不可能。《论语。公冶长》:「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汉。贾谊〈鵩鸟赋〉:「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
《国语辞典》:不入  拼音:bù rù
1.不进入。《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使天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文选。任昉。奏弹刘整》:「马援奉嫂,不冠不入,汜毓字孤,家无常子。」
2.不称、不配。如:「不入流」。
《國語辭典》:不谓(不謂)  拼音:bù wèi
1.不说、不以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晋。干宝〈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
2.不料、意想不到。《宋史。卷三七三。列传。洪皓》:「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國語辭典》:不称(不稱)  拼音:bù chēng
不显扬、不赞誉。《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國語辭典》:伯仲  拼音:bó zhòng
1.兄弟间排行的次序。《礼记。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唐。孔颖达。正义:「二十之时,虽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时,直呼伯仲。」
2.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者。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聊斋志异。卷一。娇娜》:「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也。」
3.朋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
《國語辭典》:伯仲之间(伯仲之間)  拼音:bó zhòng zhī jiān
才能相当,不相上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漢語大詞典》:彼其
亦作“ 彼己 ”。亦作“ 彼记 ”。
(1).《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礼记·表记引作“彼记”。后以“彼其”、“彼己”讥功德不称其位者。后汉书·明帝纪:“陈负乘,刺彼己,永念慙疚,无忘厥心。”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其’之讥。” 唐 刘禹锡 《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有黷陟明之典,诚招彼己之讥。” 宋 王禹偁 《谢衣袄表》:“饰之瑞兽,空倾率舞之心;徵乃维鵜,难免彼己之刺。”
(2).代词。那,那个;他。《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 申 。” 郑玄 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音相似。” 宋 王安石 《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则未知彼其亦曰:此吾友也,是其来也,将进我以善也。”
《國語辭典》:不臣  拼音:bù chén
1.人臣不守臣道。如:「好好的一个国家,落得君不君、臣不臣的,哪有强盛的可能。」《论语。颜渊》:「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则驾被掳矣。」
2.不称臣屈服。汉。桓宽《盐铁论。夲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暴于边鄙。」《新唐书。卷一○○。列传。裴矩》:「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之久矣。」
3.不以臣礼相待。表示恭敬。《礼记。学记》:「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國語辭典》:郎当(郎當)  拼音:láng dāng
1.衣服宽长不合身。宋。杨亿 傀垒诗:「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2.潦倒、落魄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当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隐微之事,可细细与我说知。」
3.疲倦、颓倒的样子。《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在山东兖州府码头上,各家的管家打开了银包,兑了多少铜钱,放在皮箱里头,压得那马背郎当,担夫痑软。」
4.年龄的大约之词。如:「二十郎当」。
5.刑具。也作「琅珰」、「锒铛」。
《國語辭典》:窃位(竊位)  拼音:qiè wèi
1.夺取权位或帝位。《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异也。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窃位之象云。」
2.没有才能或怠惰不勤却占居要位。《论语。卫灵公》:「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
《漢語大詞典》:冒进(冒進)
(1).才德不称而求仕进。陈书·徐陵传:“冒进求官,谊竞不已。”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慄自废,岂俟图鼎然犀而后辨姧妖之诡态哉!”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诸所进用,必考其实,使一时虚名求售者不得冒进。” 清 梅曾亮 《臣事论》:“贱者量其力,而无皇皇於冒进之意。”
(2).冒险行进。朱子语类卷七六:“凡有险阻,只认冒进而无难。”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他们竟敢单刀直入,沿着一条大路冒进。”
(3).超过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可能,工作开始得过早,进行得过快。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要典型试办,不能冒进。” 草明 《乘风破浪》第一章:“听说去年计划冒进,今年哪还能多?”
《國語辭典》:瘝官  拼音:guān guān
有病不辞官者,荒废公事。《皇明世法录》:「然得人则治,否则瘝官旷职,病吾民多矣。」
《漢語大詞典》:废官(廢官)
谓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称其职。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脩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杨伯峻 注引 清 赵佑 四书温故录:“或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举其职,皆曰废。”
分類:或有不称
《漢語大詞典》:维鹈(維鵜)
《诗·曹风·候人》:“维鵜在梁,不濡其翼。” 郑玄 笺:“鵜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后以“维鵜”比喻小人在朝或在位者才德不称。隋书·卢恺传:“徒以家富自通,遂与縉绅并列,实恐维鵜之刺闻之外境。”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醮词》:“常怀聚鷸之讥,每惧维鵜之誚。” 宋 苏辙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三:“才下位高,畏维鵜濡翼之誚;任重道远,怀老驥伏櫪之心。”《花月痕》第四二回:“情动飞天,诚输阵将。维鵜在梁,令人怏怏。”
《漢語大詞典》:甚泰
(1).谓衣着过于宽大不称体。文选·张衡〈东京赋〉:“况初制於甚泰,服者焉能改裁?” 薛综 注:“譬如为人裁衣,始制之洪大,服者得而衣之,何能更小之乎!”
(2).过分。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顺其天性,去其甚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若能酌之旷旨,翦 扬 马 之甚泰,使夸而有节,节而不诬,亦可谓之懿也。”
《漢語大詞典》:不目
(1).谓不称其名。《穀梁传·闵公元年》:“冬, 齐仲孙 来。其曰 齐仲孙 ,外之也;其不目而曰 仲孙 ,疏之也。” 范宁 注:“不目谓不言公子 庆公 。”
(2).不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崔丽人:“画(鹰图)、诗、书皆絶神品也,余惊诧良久。时有司群官吏环视,因缩不目,託以跋语佳胜赎之。”
分類: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