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31,分38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妇道
道长
体道
道边
就道
圣道
解道
道周
道君
便道
道观
间道
访道
道院
海道
《國語辭典》:妇道(婦道)  拼音:fù dào
妇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礼记。大传》:「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韩诗外传》卷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
《國語辭典》:妇道人家(婦道人家)  拼音:fù dao rén jia
妇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声声总说姑老爷是个独一无二的好人。」也称为「妇道家」。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道长(道長)  拼音:dào zhǎng
对修道者的敬称。如:「道长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贵干?」
分類:道士敬称
《漢語大詞典》:体道(體道)
躬行正道。韩非子·解老:“夫能有其国保其身者,必且体道。” 陈奇猷 集释:“体亦履也。”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 道君皇帝 体道法古,应天顺人,不贰不疑,传付大器。”参见“ 履道 ”。
《漢語大詞典》:履道
(1).躬行正道。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汉 班昭 《东征赋》:“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居德履道,秉心真实。” 明 唐顺之 《答洪方洲主事》:“惟慎独二字是千古正法眼藏,若於此参透,则终日履道只是家常茶饭。”
(2).谓所行的路。《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民报·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故 英国 为革命之性质,有浴血淋漓之现象,而 美 则为履道坦坦之一进化而已。”
(3).见“ 履道里 ”。
《漢語大詞典》:道边(道邊)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國語辭典》:就道  拼音:jiù dào
起程、上路。《魏书。卷八二。常景传》:「是时诏下三日,户四十万狼狈就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明日高公晓得崔俊臣没人伏侍,赠他一奴一婢,又赠他好些盘缠,当日就道。」
《漢語大詞典》:圣道(聖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 宋 陆游 《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 八正道 ”。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语。梵语aṣṭāṅga-mārga的意译。指八种通往解脱的正确途径。八正道为:一、正见,具有正确的主张──四谛的见解。二、正思惟,做正确的抉择。三、正语,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谈。四、正业,清净的行为。五、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六、正精进,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随时都清楚地知道当下的心念。八、正定,修习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六:「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
《國語辭典》:解道  拼音:jiě dào
1.理解、知道。宋。叶梦得 永遇乐。蘋芷芳洲词:「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杀生报主意如何?解道功成万骨枯?试听沙场风雨夜,冤魂相唤觅头颅。」
2.会咏。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宋。苏轼〈送张嘉州〉诗:「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漢語大詞典》:道周
(1).路旁。《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毛 传:“周,曲也。”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宋 夏竦 《贺舒州李相公启》:“钦闻朝涣,不获拜伏车下,奔走道周。” 明 高启 《送李用和提举》诗:“名藩多英豪,光彩溢道周。”
(2).以某种道理普遍地教化之。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道周百亿,化起大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陈太庙舞辞武德舞:“道周经纬,功格玄祇。”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序:“道周万物者其神充,功济生人者其祥大。”
《國語辭典》:道君  拼音:dào jūn
地位尊贵的成道之人。《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國語辭典》:便道  拼音:biàn dào
1.马路两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2.便捷的路。如:「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3.顺路。《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4.便说。如:「朋友重情谊,只要是合于礼法的事,便道是赴汤蹈火,亦不推辞。」
《國語辭典》:道观(道觀)  拼音:dào guàn
道士修道的场所,或道士所奉的神庙。
分類:道观道教
《国语辞典》:间道(间道)  拼音:jiàn dào
1.捷径。《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彊、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也作「閒道」。
2.颜色相间的条纹布。《水浒传》第三回:「身穿一领白纻丝两上领战袍,腰系一条查五指梅红攒线𦞂膊,青白间道行缠绞脚,衬著踏山透土多耳麻鞋。」
《漢語大詞典》:访道(訪道)
(1).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至於思政明臺,访道 宣室 ,若坠之惻每勤,如伤之念恒軫。”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宋史·王岩叟传:“虚心以访道,屈己以从諫。”
(2).寻访真人、道士。初学记卷二三引 隋 孔德绍 《登白马山护明寺》诗:“摄心罄前礼,访道把中虚。”《水浒传》第九六回:“本师 罗真人 常对小弟説:‘ 涇原 有箇 乔冽 ,他有道骨,曾来访道,我暂且拒他。’”《〈李太白全集〉出版说明》:“他不仅想建功立业,还想访道求仙。”
《國語辭典》:道院  拼音:dào yuàn
道士所居的道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不分乡村市井道院僧房,俱要走到,必有下落。」
《漢語大詞典》:海道
海路,海上航道。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新唐书·归崇敬传:“ 大历 初,授仓部郎中,充弔祭册立 新罗 使,海道风涛,舟几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由海道到 崇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