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喻
谓用形象化的语言文字阐明玄妙深奥的道理。世说新语·轻诋“略其玄黄,取其儁逸” 刘孝标 注引《支遁传》:“ 遁 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疑。” 钱锺书 《管锥编·周易正义·乾》:“穷理析义,须资象喻。”
《漢語大詞典》:输理(輸理)
输了理,在道理上站不住脚。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迥不是前番在 青云山 那输理不输嘴、输嘴不输气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无根据
在道理和事实方面缺乏确实依据的。例如:无根据的指责。
《漢語大詞典》:疑谊(疑誼)
疑难的含义或道理。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漢語大詞典》:贸理(貿理)
事情的道理或规则有所改变。 晋 陆机 《辨亡论》:“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清 侯方域 《定鼎说》:“岂形势固有异乎,抑古今贸理?”
分類:道理
《漢語大詞典》:穷赜(窮賾)
谓穷究深奥的道理。 晋 潘尼 《释奠颂》:“探幽穷賾,温故知新。”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春分已后日入赤道内,秋分已后日出赤道外,二分日行赤道,故南北皆无景也,其制作穷賾如此。”
《國語辭典》:理亏(理虧)  拼音:lǐ kuī
行为违背常规而于道理上有所亏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太守又去拿姜秀才,姜秀才情知理亏,躲了不出见官。」《儒林外史》第六回:「如今自知理亏,还不过来向严老爷跟前磕头讨饶!」也作「理短」、「理曲」。
《漢語大詞典》:理比
(1).纹理相次。形容细密。
(2).犹理顺。谓于道理切近。 晋 陆机 《文赋》:“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漢語大詞典》:烧点(燒點)
犹焦点。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俄 人越 乌拉山 驀进於 中亚细亚 ,隐然有拊 印 背而扼 印 吭之势,於是, 波斯 、 阿富汗 遂为 英俄 竞争之烧点。”
《漢語大詞典》:占理
有道理;合情合理。例如:谁占理就向着谁。
《漢語大詞典》:閟机(閟機)
幽隐精微的道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啟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
《漢語大詞典》:辨合
符合,契合。指论说的道理与事实相符。辨,通“ 别 ”。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杨倞 注:“辨,别也……言论议如别之合如符之验然,可施行也。” 章诗同 注:“辨,通‘别’。别,古代借贷所用的一种凭证,别之为二,两家各执其一。”
《漢語大詞典》:昏话(昏話)
犹胡话,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的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只是作者在说着意思不明的昏话。” 沙汀 《风浪》:“ 曾学初 又带走两三个人,一面说着昏话。”
《國語辭典》:讲道理(講道理)  拼音:jiǎng dào lǐ
讲求事理、原由而不偏执。《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外国人最讲道理的,决不至于洗城。这话是讹传的,不要去理他。」
《國語辭典》:有理走遍天下  拼音: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
合于道理的行为到处都行得通。如:「我有理走遍天下,不怕他故意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