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0,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逸老
飘逸
逸态
逸趣
清逸
纵逸
逸轨
逸情
超逸
逸骥
高逸
野逸
豪逸
奇逸
逸客
《漢語大詞典》:逸老
(1).指遁世隐居的老人。晋书·隐逸传·伍朝:“﹝ 伍朝 ﹞诚 江 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访菊佳种:“香阜位置於地宜,逸老相对与人合。” 郁达夫 《读史梧冈〈西青散记〉》诗:“逸老 梧冈 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
(2).犹养老。使老年人安乐。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 范文正 公在 杭州 时,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 洛阳 ,树园圃,以为逸老地。”
《國語辭典》:飘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飞轻快的样子。如:「微风徐徐,白云飘逸,这样的天气畅游山林,岂不快哉!」三国魏。王粲〈浮淮赋〉:「若鹰飘逸,递相竞轶。」
2.洒脱自然,超凡脱俗。《红楼梦》第二三回:「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人生得飘逸风流,确又是个男美,不是像个妇人。」
《漢語大詞典》:逸态(逸態)
清秀美丽的姿态。 汉 陈琳《柳赋》:“伟姿逸态,英艷妙奇。”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姿质穠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迴旋宛转逐行云,轻盈,似盘中掌上,逸态生春。”
《漢語大詞典》:逸趣
超逸不俗的情趣。 南朝 梁 沈约 《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清 徐沁 明画录·文嘉:“所作山水,清远逸趣,得 云林 佳境。”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东方天边的云承着日光,反射鲜明的红色,灿烂而有逸趣,使 金小姐 时常抬起头来。”
《漢語大詞典》:清逸
(1).清新俊逸。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潘石舟 明府, 素心 女子之父也,作官有惠政,诗亦清逸。” 徐迟 《真迹》:“墨色浓淡都非常可爱,笔锋更是清逸之极。”
(2).清闲安逸。 宋 张道洽 《咏梅》:“风流 晋 宋 之间客,清逸 羲皇 以上人。”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五:“ 齐 邻于海滨,也许因为是商业的中心,而遂缺失了一种清逸的气氛。”
(3).清亮超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清逸如九皋鸣鹤。”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一》:“刚过了月门,就听见一缕清逸的歌声从南窗里送出来。”
(4).谓飘逸。《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 铁拐先生 ﹞运道益坚,用力益切,能出阴神,四方清逸。”
《國語辭典》:纵逸(縱逸)  拼音:zòng yì
放纵荡逸。《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漢語大詞典》:逸轨(逸軌)
高洁的轨范。 晋 潘岳 《秋兴赋》:“仰羣儁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吴》诗:“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清 方履篯 《欧阳文忠公画像赞序》:“往復前儒,嘅念逸轨。”
分類:高洁轨范
《漢語大詞典》:逸情
(1).超脱世俗的感情。后汉书·逸民传赞:“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清 吴伟业 等《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
(2).犹闲情。 南唐 李中 《献中书张舍人》诗:“下直无他事,閒游恣逸情。” 元 顾瑛 《和马孟昭韵》:“犹有弥明叟,联诗慰逸情。”
《國語辭典》:超逸  拼音:chāo yì
超然逸俗。《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言行超逸,名氏弗传,为上篇。」《红楼梦》第一六回:「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
《漢語大詞典》:逸骥(逸驥)
古代称善奔的骏马。 晋 潘尼 《赠河阳》诗:“逸驥腾夷路,潜龙跃洪波。” 唐 骆宾王 《上司刑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吴 坂逸驥,实长鸣於 孙阳 。” 元 陈深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威风翔高阁,逸驥腾云衢。” 明 宋濂 《王君子与之集序》:“然而駑駘恨劣,逸驥难攀,虽幸同於遗轨,竟莫继於后尘。”
分類:骏马
《國語辭典》:高逸  拼音:gāo yì
清高脱俗。如:「他的画作风格高逸,深受名人雅士的喜爱。」
《漢語大詞典》:野逸
(1).纯朴闲适。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宋 陆游 《跋杨处士村居感兴》:“ 苏嶠 季真 家有处士夫妻像,野逸如生,恨不曾传摹得之。”
(2).指放纵不羁。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性野逸,无覊检。”
(3).指隐逸的人或隐居生活。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山河方有截,野逸詔无遗。”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余以身居野逸,为文不免类 欧 ( 欧阳修 ),且喜且慙。”
《漢語大詞典》:豪逸
(1).犹言奔放洒脱。 宋 梅尧臣 《别后寄永叔》诗:“ 孟 、 卢 、 张 、 贾 流,其言不相昵,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昔 陈思 生享华乐而文章豪逸。”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绍兴府志》称‘其性豪逸,丝竹满堂’,可见此人相当浪漫。”
(2).指才智杰出、豪放洒脱的人。 宋 晁补之 《满江红》词:“不见 兰亭 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漢語大詞典》:奇逸
谓奇特超俗。后汉书·孔融传:“ 鸿豫 亦称 文举 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 李义山 作《李贺小传》《白乐天墓碑》《刘义传》,文体奇逸。”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 思曾 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餘,以《礼经》为经闈首荐。”
分類:奇特超俗
《漢語大詞典》:逸客
超逸高雅的客人。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少留逸客,塞雁飞鸣。” 明 唐顺之 《法慕庵六十暟之父》诗:“逸客閒相过,机心老更疎。” 明 李贽 《又观梅》诗:“ 金陵 有逸客,特地看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