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60,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通信
舟通
略通
通管
通沟
通畅
冥通
船通
通志
通贤
通谱
日通
渊通
通车
尚通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书信与人互通消息。如:「自从别后,久未通信问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到了美国约克,到了香港,还时时通信给他。」
2.由一人或一地传达任何消息(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谈。
《骈字类编》:舟通
唐 韦应物 登高望洛城作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漢語大詞典》:略通
略取和开通。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还报。 唐蒙 已略通 夜郎 ,因通西南夷道,发 巴蜀 广汉 卒,作者数万人。”
分類:取和开通
《漢語大詞典》:通管
犹统辖。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今若别遣官经制,宜令通管三路边事,所贵诸处利害不至抵牾。”
分類:通管统辖
《漢語大詞典》:通沟(通溝)
(1).疏通沟渠。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禹 浚川,九州攸寧;爰及宣防,决瀆通沟。”
(2).畅通的沟渠。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晋 左思 《魏都赋》:“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
《國語辭典》:通畅(通暢)  拼音:tōng chàng
流通顺畅。如:「小华现在的作文写得很通畅了。」三国魏。曹植〈静思赋〉:「性通畅,以聪惠。」
《漢語大詞典》:冥通
感通神明。《陈书·徐陵传》:“夫一言所感,凝暉照於 鲁阳 ;一志冥通,飞泉涌於 疏勒 。”
《骈字类编》:船通
唐 齐己 金山寺 槛外扬州树,船通建业僧。
《國語辭典》:通志  拼音:tōng zhì
1.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
2.通达其意。《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3.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漢語大詞典》:通贤(通賢)
通达贤能之人。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臣闻五十知命,宗师之格言;六百辞满,通贤之高概。”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干辨者为良吏,适时者为通贤。” 严复 等《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人有好善恶不善之心,故于忠臣、孝子、义夫、烈女、通贤、高士,莫不望其身膺多福富贵以没世。”
《國語辭典》:通谱(通譜)  拼音:tōng pǔ
1.因同姓而互认为同族。
2.异姓结拜为兄弟时,交换记载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兰谱。也称为「换帖」。
《骈字类编》:日通
后汉书廉范传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自率吏士拒之
《漢語大詞典》:渊通(淵通)
渊博通达。三国志·蜀志·杜微谯周等传论:“ 譙周 词理渊通,为世硕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有沙门 竺僧朗 ,少事 佛图澄 ,硕学渊通。”周书·王褒传:“ 褒 识量渊通,志怀沉静。”清史稿·世宗纪:“癸亥,詔《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未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國語辭典》:通车(通車)  拼音:tōng chē
1.铁路或公路等交通设施完工,开始行车。如:「通车典礼」。
2.每天搭车,往返于住家、学校或工作场所之间。如:「他每天通车上学,得花两个小时。」
《韵府拾遗 东韵》:尚通
汉书薛宣传盖礼贵和人道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