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条畅(條暢)  拼音:tiáo chàng
1.通畅、舒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2.繁衍茂盛。《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文选。潘岳。西征赋》:「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
《國語辭典》:疏浚  拼音:shū jùn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也作「疏浚」。
《國語辭典》:疏浚(疏濬)  拼音:shū jùn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如:「疏浚河道」。也作「疏浚」。
《國語辭典》:滞碍(滯礙)  拼音:zhì ài
阻碍不通。《书经。囧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句下汉。孔安国。传:「聪明视听远,齐通无滞碍。」唐。韩愈 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也作「窒碍」。
《國語辭典》:畅茂(暢茂)  拼音:chàng mào
繁茂滋长。《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
《漢語大詞典》:圆转(圓轉)
旋转。晋书·王述传:“﹝ 王述 ﹞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轴虚相受,径不二寸,圆转无滞。”
(1).宛转,通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
(2).弥补,完善。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若事体全转,所谓智者献其谋,其间可採取处亦多;但谓有补於圆转事体,则非某所知也。”
(3).转圜,斡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乞在方伯处,代圆转一二。”
《漢語大詞典》:蹇拙
(1).艰难困拙;不顺利。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水浒传》第四二回:“这伙人再入庙里来搜看, 宋江 道:‘我命运这般蹇拙,今番必是休了。’” 清 周亮工 《甫发钱塘一仆失足溺水悼之》诗:“重来予蹇拙,独累尔烦寃。”
(2).谓文词拙劣,不通畅。 明 张居正 《遵诏自陈不职疏》:“文词蹇拙,无以参著作而藻皇猷。”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一百十五回本《忠义水滸传》……惟文词蹇拙,体製纷紜,中间诗歌,亦多鄙俗。”
《漢語大詞典》:通利
通畅,无阻碍。吕氏春秋·开春:“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 高诱 注:“通利,不壅闭。”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遂自立为王”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吴 虽在远,水道通利,举帆便至,无所隔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朝云暮雨,相逢美姬;教人九窍都通利。”
分類:通畅阻碍
《漢語大詞典》:盘折(盤折,盤摺)
盘折:回环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汉水 ﹞又南逕 阳都坂 东,坂自上及下盘折十九曲。” 宋 林逋 《中峰》诗:“ 中峰 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清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迭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臺,上下盘折重迭四层。”
盤摺:犹佶屈。曲折而不通畅。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 周会卿 诗本与 潘德久 齐称,盘摺生语有若天设, 德久 甚畏之。”
《國語辭典》:通路  拼音:tōng lù
1.通行的道路。如:「愈来愈多的摊贩在此营业,把整条通路搞得拥塞不堪。」
2.可通行的管道、路径。如:「处理事情如遇到阻碍时,何必固执拘泥,只要换条通路,或许便能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了!」
3.指电流可以流通的电路状态。
《漢語大詞典》:闳达(閎達)
(1).谓才识宏富通达。汉书·东方朔传:“方今 公孙丞相 、 儿大夫 …… 司马迁 之伦,皆辩知閎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唐 独孤及 《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公生而好学,地使然也;豁然閎达,天所纵也。” 明 于慎行 《〈颜氏家训〉后叙》:“侍郎博雅閎达,为 六朝 人望,所著书甚众,其逸或不传,顾独有《家训》二十篇。”
(2).宏大通畅。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尔乃九门閎达,积块修延,如雄虹青蜺下饮乎潭瀨。”
(3).盛大;壮大。 章炳麟 《訄书·学变》:“上视 杨雄 诸家,牵制儒术,奢阔无施,而三子閎达矣。”
《國語辭典》:清亮  拼音:qīng liàng
1.澄净明亮。宋。苏轼〈七月五日诗〉二首之二:「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看著水,眼也清亮。」
2.清脆嘹亮。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清亮之音,谁专称于往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驾诣郊坛行礼》:「有歌者,其声清亮。」
3.清高正直。《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为沛相,乘苇车到官,以清亮称。」《晋书。卷三十七。宗室传。安平献王孚传》:「南中郎将、下邳王晃清亮中正,体行明洁。」
《漢語大詞典》:通快
(1).通畅快捷。宋史·河渠志七:“夹河居民之屋亦不毁除,止去两岸积坏,使河流通快。”《元典章·户部十二·脚价》:“再令都水监提举漕运司,验河水通快浅澁去处。”
(2).指流通迅速。金史·食货志三:“今既以按察司钞法通快为称职,否则为不称职。”
(3).畅快舒服。红楼梦第五二回:“取鼻烟来,给他闻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
《漢語大詞典》:浅涩(淺澀)
谓水浅不通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泗水 冬春浅涩,常排沙通道,是以行者多从此溪。”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缙云鲙飞》:“ 縉云县 溪涧浅涩,寻常无大鱼。”《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因 丹徒 运河 浅涩异常,委 武进 吴令 往 孟瀆河 测量存水尺寸及桥座情形。”
《國語辭典》:明快  拼音:míng kuài
1.开朗直爽。《朱子语类辑略。卷四。李延年》:「张敬夫为人明快,每与学者说话,一切颠倒说出。」
2.明白通畅、不晦涩呆板。如:「他的文章自然明快。」
《國語辭典》:流畅(流暢)  拼音:liú chàng
流利畅达。如:「文笔流畅」、「交通流畅」。《宋书。卷七一。列传。徐湛之》:「湛之善于尺牍,音辞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