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通方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9—? 【介绍】: 唐福州闽县人。德宗贞元十年登进士第。久未入仕,穷悴风尘,乃投诗同年王播,以求汲引。播憾其曾轻薄侮己,仅荐以微职。官至南陵院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9—812? 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德宗贞元十年(793)登进士第。久未入仕,蹭蹬穷悴,以诗求同年王播汲引云:“应念路旁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王播憾其尝以轻薄侮己,荐以微职。通方碌碌风尘,奔走道路,终南陵院官。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闽川名士传》、《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赵灼(1530年—?),字时章,号通方,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四十四名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百十八名,第三甲第七名进士。吏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八年九月选授刑科给事中。四十一年二月弹劾云南巡抚蒋宗鲁去职,十月升户科右,四十二年四月升吏科左,九月升吏科都,多次主持京察,四十四年六月升太仆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年三月升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三年正月以疾乞休。万历初,累荐不起。
《漢語大詞典》:通方
(1).通晓道术。汉书·韩安国传:“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 颜师古 注:“方,道也。”
(2).指通晓为政之道。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 ,纠剔某妄作疏漏之失。”
(3).共通的道理。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几识古今之通方,知国家之大体。”
(4).变通;灵活。《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亲道他不近人情,没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国人不比 中国 人通方,你既当面同他讲了,他就得跟你当面交待。”
(5).指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这种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达一切。”
《漢語大詞典》:交地
(1). 孙子 所说“九地”之一。指道路交错,交通方便的地区。孙子·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曹操 注:“道正相交错也。”
(2).犹易地。 唐 李翱 《帝王所尚问》:“如 武王 居 禹 之时,则尚忠矣; 汤 居 武王 之时,则尚文矣。 禹 与 汤 交地而居,则 夏 先敬而 殷 尚乎忠矣。”
《漢語大詞典》:术客(術客)
通方术者。晏子春秋·谏下二一:“ 晏子 入,復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 婴子 病死,愿请活之。”’公喜,遽起。”
《國語辭典》:四通八达(四通八達)  拼音:sì tōng bā dá
1.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宋。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今之京师,古所谓陈留,四通八达之地,非如雍洛有山河之险足恃也。」也作「四通五达」。
2.形容对事理明白晓畅、融会贯通。《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看文字不可落于偏僻,须是周匝。看得四通八达,无些窒碍,方有进益。」
《国语辞典》:平头桌席(平头桌席)  拼音:píng tóu zhuō xí
普通方桌。「桌」文献异文作「卓」。《金瓶梅》第六六回:「黄真人前,大卓面定胜,吴道官稍加差小,其馀散众,俱平头卓席。」
《国语辞典》:活期放款  拼音:huó qí fàng kuǎn
不约定期限的资金融通方式。其资金收回或银行在约定时日前通知,或由客户自由选择,前者为通知放款,后者为透支。
《国语辞典》:担保放款(担保放款)  拼音:dān bǎo fàng kuǎn
有担保品、保證人或有背书人的资金融通方式。
《漢語大詞典》:朝发暮至(朝發暮至)
谓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语出后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唐 韩愈 《鳄鱼文》:“ 潮 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鱼朝发而夕至也。”明史·公鼐传:“ 三才 猷略素优,家近輦轂,可朝发夕至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记》:“然而 西楚 之都,不能朝发夕至,则犹之乎未通也。”《新民晚报》1987.6.11:“部分客车最高时速140公里,特别列车的全程通过时间压缩到15小时以下,做到朝发夕至。”
《国语辞典》:双向沟通(双向沟通)  拼音:shuāng xiàng gōu tōng
一种传讯者与收讯者互相交换意见的人际沟通方式。
《漢語大詞典》:可行性
行得通方面的性能和特点。例如:有关经济计划可行性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