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免选(免選)
宋 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选人不经守选而直接赴吏部注授差遣,称“免选”。宋史·选举志四:“第为三等,上等免选注官。”
《國語辭典》:改选(改選)  拼音:gǎi xuǎn
1.因任期届满或其他原因而重新选举。如:「这次改选,老面孔仍占了大多数。」
2.改调官职。《晋书。卷五六。列传。江统》:「故事,父祖与官职同名,皆得改选,而未有身与官职同名,不在改选之例。」
《國語辭典》:席位  拼音:xí wèi
1.座位。《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2.政治团体在议会中所占的座位,藉以表示当选的人数。如:「这次选举,不知执政党能获得多少席位?」也作「席次」。
《漢語大詞典》:道藩
指铨选人才和考察官吏的机构。 唐 邵说 《筌蹄赋》:“犹蹄在兔,兔既获而蹄可以忘;犹筌在鱼,鱼既烹而筌可以息。亦何异游道藩者挥 郢 匠之斤,御道枢者削 公输 之墨。”
《漢語大詞典》:衡流
(1).横穿水流。左传·哀公十七年:“ 衞侯 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
(2).铨选人才的品官。流,流品。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非欲令君作此怨诉,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國語辭典》:接脚(接腳)  拼音:jiē jiǎo
1.紧跟著、紧接著。《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道罢起身,众人接脚随去,议了一百两财礼。」
2.入赘的后夫。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蔡婆婆家来,本望做个接脚,却被他媳妇坚执不从。」也作「接脚夫」。
3.指电子元件末端外露之连接端,用以连接其他元件或电路板。
《漢語大詞典》:接脚夫
亦称“ 接脚壻 ”。 旧指夫死后妇女在家再招之夫。 宋 袁采 袁氏世范·收养义子当绝争端:“娶妻而有前夫之子,接脚夫而有前妻之子,欲抚养不欲抚养,大不可不早定。”《朱子语录》卷一○六:“昔为 浙东 仓时, 绍兴 有继母,与夫之表弟通,遂为接脚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林乔》:“﹝ 林乔 ﹞旋登 徐元杰 之门……既而 元杰 家为伐柯一村豪家,为接脚壻。”亦省称“ 接脚 ”。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夫既葬,村人不知礼教,欲纳一人为夫,俚语谓之接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 蔡婆婆 家来,本望做个接脚。”
分類:妇女在家
《国语辞典》:补选(补选)  拼音:bǔ xuǎn
选举当选人在任期未满前因故出缺,法定机关依法重新选举,以补足缺额。《清史稿。卷一一三。选举志八》:「当选、改选、补选及诉讼、罚则各事,均照咨议局选举章程办理。」
《漢語大詞典》:补拟(補擬)
谓按照选人的才能拟定补授的官职。《周书·儒林传·乐逊》:“选曹赏録勋贤,补拟官爵,必宜与众共之,有明扬之授。”参见“ 注拟 ”。
《漢語大詞典》:注拟(注擬)
唐 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拟”。 宋 代选举因袭此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颂德:“从前注拟,皆约循资格,至 国忠 创为押例,选深者尽留,乃无才与不才也。”旧唐书·刘祥道传:“时选人渐众, 林甫 奏请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时甚以为便。” 宋 叶适 《信州教授厅记》:“今吏部按格注拟,或特命为堂差,赢数千里,至终始坐学不敢离局。”
《漢語大詞典》:方司格
北魏 时诏各郡按氏族门第高低以次举选人才的一种方式。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魏太和 时,詔诸郡正,列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格,名曰‘方司格’。”
《漢語大詞典》:挖年
明 清 时吏部对选人按年次铨选。挖年谓选人在年限上找门路,使能提前参加选补。《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次日,又与 童奶奶 商量,定了主意,挖年选官,差 狄周 到家还得捎百数银子使用。”
《国语辞典》:谢票(谢票)  拼音:xiè piào
参选人在选举结束后对于选民的赐票表示谢意所做的动作。如:「他在得知当选市议员后,立即发动人手沿街谢票。」
《国语辞典》:丁等特考  拼音:dīng děng tè kǎo
一种国家考选人才所举办的考试。应考学历资格为国中毕业以上,别于甲、乙、丙三种等级特考。
《国语辞典》:采光剖璞  拼音:cǎi guāng pǒu pú
采集金子,剖取璞中之玉。比喻挑选人才。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漢語大詞典》:步行学士(步行學士)
宋 欧阳修 等以选人资格任职馆阁,入宫时皆下马步行,时人因以称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步行学士》:“选人不得乘马入宫门。 天圣 中,选人为馆职,始 欧阳永叔 辈,皆自左掖门下马入馆,时号‘步行学士’。”
《漢語大詞典》:杷罗剔抉(杷羅剔抉)
谓搜罗挑选人材。新唐书·韩愈传:“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杷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