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逋抗
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如言钱穀,应追者,则举其逋抗之奸。”
《漢語大詞典》:避丁
谓壮丁逃避征兵。宋史·兵志六:“则虽有斩指以避丁者,不皆然也。”
《國語辭典》:避风港(避風港)  拼音:bì fēng gǎng
1.能让船只躲避强风袭击的港湾。
2.引申为躲避一切外来伤害的地方。如:「家里永远是最好的避风港。」
《漢語大詞典》:避案
指罪犯作案后逃避追究。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二:“与 成都 满城里 的 关老三 又通气,常常避案到省,在 满城里 一住就是几个月。”
《漢語大詞典》:避迹藏时(避跡藏時)
逃避时世。 唐 贾至 《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嶇险阻,避跡藏时。”
分類:逃避时世
《漢語大詞典》:避稽
逃避稽查。《唐律·诈伪·盗宝印符节封用》:“即事直及避稽而盗用印者,各杖一百。”
分類:逃避稽查
《漢語大詞典》:避世金马(避世金馬)
史记·滑稽列传:“﹝ 东方朔 ﹞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 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后以“避世金马”、“避世金门”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 逊 常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沈世俗,避世 金马 ,何必深山蒿芦之下,遂借 陆沈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製《客诲》以自广。” 明 何景明 《李大夫行》:“有方避世 金门 前,君独时时问草《玄》。” 清 沈元沧 《杂咏》之二:“避世 金门 不猒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國語辭典》:避世离俗(避世離俗)  拼音:bì shì lí sú
避开尘世隐居起来,以摆脱世俗的一切牵绊。汉。王充《论衡。定贤》:「以避世离俗,清身洁行为贤乎?是则委国去位之类也。」
《國語辭典》:保證人  拼音:bǎo zhèng rén
对于他人的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也称为「保见人」。
《國語辭典》:保證金  拼音:bǎo zhèng jīn
1.供保證目的而存储的金钱,统称为「保證金」。如:「融资需储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方能进行。」
2.为履行某项诺言,预先缴付相当数目的现金作为担保,该现金则称为「保證金」。如:「只要完成住宿契约上的内容,便会归还保證金。」
《國語辭典》:东逃西窜(東逃西竄)  拼音:dōng táo xī cuàn
四处奔逃躲避。《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些家僮见了那人,仔细看了一看,大叫道:『有鬼!有鬼!』东逃西窜。」
《漢語大詞典》:耍奸取巧
使用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或逃避困难。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 赵满囤 喂牲口满有经验,就是爱耍奸取巧。”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是老社员,也是合作社最落后的社员,耍奸取巧的手腕比谁都高。”
《國語辭典》:临阵脱逃(臨陣脫逃)  拼音:lín zhèn tuō táo
军人临到上阵作战时却逃跑了。也比喻临场退怯。如:「他苦练多时,只盼望早日登台一展身手,不再有临阵脱逃的念头了。」《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但是一说,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漢語大詞典》:柳车变姓(柳車變姓)
项羽 败亡后, 羽 将 季布 为逃避 刘邦 搜捕,隐姓埋名,被人化装置广柳车中,卖给 鲁 朱家 为奴,以藏身避祸。事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柳车变姓”谓为逃避追捕而潜匿。 清 黄宗羲 《辞祝年书》:“自最生平,无一善状。仇刃寃赃,钩党飞章,围城狱户,柳车变姓,积尸蹀血,虎穴鲸波。数十年野葛之味,岂止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