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称述
称述
绍述
述事
陈述
具述
无述
叙述
追述
敷述
述祖
述古
论述
备述
纂述
《國語辭典》:称述(稱述)  拼音:chēng shù
称扬述说。《国语。晋语六》:「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漢語大詞典》:称述
叙述。孔丛子·论书:“﹝ 孔子 答曰:﹞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誥》焉,穪述 文王 之德,以成勑戒之文。”
分類:叙述
《國語辭典》:绍述(紹述)  拼音:shào shù
遵循前人的遗规事业。《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章惇传》:「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复之。」
《漢語大詞典》:述事
(1).陈述往事;叙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武帝 获麟, 迁 以为述事之始。”《南齐书·崔祖思传》:“述事之徒,褒諛为体。世无 董狐 ,书法必隐;时闕 南史 ,直笔未闻。”
(2).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然臣以谓陛下念祖宗艰难之功,必思所以持盈守成;慕 神考 劬劳之德,必思所以继志述事。”清史稿·高宗纪一:“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
《國語辭典》:陈述(陳述)  拼音:chén shù
叙述事情。《文明小史》第五回:「且说首县上府禀见之下,当将金委员托说的话,婉婉转转陈述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具述
备述,详细陈述。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僧徒皆惊 师古 之犹存,询其来由, 师古 具述其状,徐徐拂衣而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使 子皮 居 严子陵 之上, 季真 寘 张子同 之列,则有不可者。故具述之,覬来者知予之不敢苟,而高士之尤可贵也。”
《漢語大詞典》:无述(無述)
无可称道;无人称道。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朱熹 集注:“述犹称也。”《汉书·成帝纪》:“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
《國語辭典》:叙述(敘述)  拼音:xù shù
陈述。如:「请详加叙述」。也作「序述」。
《國語辭典》:追述  拼音:zhuī shù
追溯往事,加以记载。《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
《漢語大詞典》:敷述
铺叙;陈述。《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司农性才,敷述允章,藻丽辞理,斐斐有光。”
分類:铺叙陈述
《漢語大詞典》:述祖
(1).遵循祖训。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矧吾兄有柔儒之茂质,恢旷之弘量,敢无敬乎;有述祖之美谈,安道之贞节,敢无慕乎!”
(2).称述祖德。 清 丘逢甲 《说潮》诗之十七:“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
分類:遵循称述
《国语辞典》:述古  拼音:shù gǔ
阐述前人已有的言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
《國語辭典》:论述(論述)  拼音:lùn shù
议论、述作。《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其后百有馀年,而孔子论述六艺。」宋。欧阳修〈读书〉诗:「平生颇论述,诠次加点窜。」
《漢語大詞典》:备述(備述)
详尽叙说。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月朗 见 十娘 秃髻旧衫,惊问其故。 十娘 备述来因。”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示儿诗》自言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而备述屋宇之塏爽,受誥封,所往还无非公卿大夫,以诱其勤学。”《花月痕》第三回:“这晚 采秋 回家,听那丫鬟备述 荷生 问答,便认定 吕仙阁 所遇见的定是 韩荷生 。”
《漢語大詞典》:纂述
编纂著述。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 太宗 曰:‘深乎节制之兵,得其法则昌,失其法则亡。卿为纂述歷代善於节制者,具图来上,朕当择其精微,垂於后世。’”宋史·张昭传:“ 昭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藏书数万卷,尤好纂述。” 明 徐渭 《卖书》诗:“带草连年高纂述,巾箱一日去筌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管子一书,实国家思想最深切著明者也。但其书必非 管子 所自作,殆 战国 时其后辈所纂述。”
分類:编纂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