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劳师袭远(劳师袭远)  拼音:láo shī xí yuǎn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多用以指冒险、不易成功的军事行动。《清史稿。卷四一八。毛昶熙传》:「剿贼于既聚之馀,何如蹙贼以难聚之势?而又无劳师袭远之危,轻进损威之失。」
《国语辞典》:天末凉风(天末凉风)  拼音:tiān mò liáng fēng
杜甫因秋风起,而思念流放远方的李白。语本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后比喻因触景生情,而思念故人。
《国语辞典》:以德怀远(以德怀远)  拼音:yǐ dé huái yuǎn
用仁德怀柔远方,使之归附。《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封传》:「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
《国语辞典》:引颈翘望(引颈翘望)  拼音:yǐn jǐng qiáo wàng
伸长脖子向远方眺望。形容殷切期盼。如:「母亲终日引颈翘望,期盼离家多年的孩子早日归来。」
《国语辞典》:出远门(出远门)  拼音:chū yuǎn mén
出外到远方去。如:「我从来不曾出远门,第一次离家在外,心中十分忐忑不安。」
《国语辞典》:光行差  拼音:guāng xíng chā
运动中所观测到的远方天体位置会与静止者所见稍有差异。在天文上,最明显的光行差主要来自地球公转的结果。
《国语辞典》:远征军(远征军)  拼音:yuǎn zhēng jūn
到远方征战的军队。如:「印缅远征军」。
《国语辞典》:爱远恶近(爱远恶近)  拼音:ài yuǎn wù jìn
喜好古代或远方的事物,而厌恶当今、眼前的事物。《魏书。卷九○。逸士传。李谧传》:「但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也作「贵远贱近」。
《国语辞典》:登山小鲁(登山小鲁)  拼音:dēng shān xiǎo lǔ
登上高山,则远方景物便显得渺小而微不足观。语本《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后用以比喻眼界开阔,见识广远。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若夫金简玉字之馀论,元化道枢之妙旨,三皇内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条贯,犹登山而小鲁。」
《国语辞典》:眺望台(眺望台)  拼音:tiào wàng tái
供人眺望远方的高台。如:「从这个眺望台俯视群山,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漢語大詞典》:怀敌附远
使敌对的人降顺,使远方的人归附。怀,安抚(使…亲近)
《國語辭典》:传真电报(傳真電報)  拼音:chuán zhēn diàn bào
利用电波传送文字、图片或影像的通讯方式。简称为「传真」。
《漢語大詞典》:千里结言(千里結言)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后汉书·范式传:“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漢語大詞典》:适徙(適徙)
谓发配罪人徙往远方。汉书·南粤传:“ 秦 并天下,略定 扬粤 ,置 桂林 、 南海 、 象郡 ,以适徙民与 粤 杂处。” 颜师古 注:“适,读曰讁,讁有罪者,徙之於 越 地,与其土人杂居。”
《漢語大詞典》:柔远怀迩(柔遠懷邇)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诛利口:“岂谓 蜀国 皇帝,柔远怀邇,居安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