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远处(遠處)  拼音:yuǎn chù
遥远的地方。唐。李昌符 夜泊渭津诗:「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唐。韩偓 倚醉诗:「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栊半夜灯。」
《漢語大詞典》:远外(遠外)
指边远地区。《宋书·谢晦传》:“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远外,心係本朝,事无大小,动皆咨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削其封爵,夺其恩数……至欲謫至远外,祸且不测。”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七:“朕一衣一食,不忘下人之艰,犹於咫尺不能有济,何况远外。”
疏远,不亲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长沙王 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
《國語辭典》:南夷  拼音:nán yí
古代称南方未开化的民族。《诗经。鲁颂。閟宫》:「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國語辭典》:荒外  拼音:huāng wài
1.远在八荒之外。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文选。张协。七命》:「大夫不遗,来萃荒外。」
2.南朝时中原地方称为「荒外」。《宋书。卷八一。顾琛传》:「后太祖宴会,有荒外归化人在坐。」
《國語辭典》:荒服  拼音:huāng fú
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书经。禹贡》:「五百里荒服。」《史记。卷四。周本纪》:「夷蛮要服,戎翟荒服。」
《漢語大詞典》:远郡(遠郡)
远方之郡。泛指边远地区。《汉书·张敞传》:“臣 敞 愿於广朝白发其端,直守远郡,其路无由。”晋书·杨方传:“ 方 在都邑,搢绅之士咸厚遇之,自以地寒,不愿久留京华,求补远郡,欲闲居著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 仲 有前室女 大娘 ,嫁於远郡。”
《漢語大詞典》:沙外
犹言大漠以北。指北方边远地区。 南朝 宋 谢庄 《为八座江夏王请封禅表》:“拨乱寧民,应天受命,鸿徽洽于海表,威稜震乎沙外。”
《國語辭典》:桂海  拼音:guì hǎi
南海一带地区,今广东、福建等地。宋。范成大〈题湘山大施堂〉诗:「难寻桂海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國語辭典》:刺配  拼音:cì pèi
古代在罪犯脸上刺字,并送往远方充军。《宋史。卷二○一。刑法志三》:「至于劓、墨,则用刺配之法。」《金瓶梅》第一○回:「只把武松免死,问了个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军。」
《國語辭典》:九译(九譯)  拼音:jiǔ yì
路途遥远的国家因言语不通,须经多次辗转翻译,始能沟通。《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重九译,致殊俗。」《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
《漢語大詞典》:远度(遠度)
(1).高远的器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新唐书·李栖筠传:“ 李栖筠 字 贞一 ,世为 赵 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宋 吕陶 《蜀中重修大厅记》:“ 茂先 慷慨有远度,每以功名自期。”
(2).越过远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度关山》诗:“关山远可度,远度復难思。”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居第二》:“﹝ 乐寿堂 ﹞栏外碧水一池,奇峯迭照,月树高临,曲桥远度。”
《漢語大詞典》:疏逖
亦作“疎逖”。亦作“踈逖”。
(1).指荒远之地。 宋 岳飞 《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奋身疎逖,冒国宠荣,陛下误恩,擢置重任。”
(2).指荒远地方的人。 宋 王安石 《尚书左丞余靖制》:“朕有大賚,虽疏逖微细必加焉。” 宋 任伯雨 《述怀》诗:“谁谓方遴选,邂逅首踈逖。”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草茅疏逖,何敢妄陈大计,自取罪戾?”
(3).疏远,闲散。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居偏驳之朝,处疏逖之位,犹援物著化,垂眎后来。” 清 薛福成 《叶向高论》:“﹝ 向高 ﹞与疏逖之臣不同。疏逖之臣,见时势不可为,去之而已。”
《國語辭典》:偏方  拼音:piān fāng
1.流传于民间,不见于正式医药书籍记载的药方,多用于疑难杂症。《三侠五义》第一二回:「这先生名唤臧能,乃是个落第的穷儒,半路儿看了些医书,记了些偏方,投在安乐侯处作帮衬。」也称为「秘方」。
2.偏僻的地方。《新唐书。卷九五。列传。高俭》:「齐据河北,梁、陈在江南,虽有人物,偏方下国,无可贵者。」
《漢語大詞典》:龙塞(龍塞)
即 龙城 。泛指边远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谢甲仗入殿表》:“官骑辰居,羽林天部,瞰城 龙塞 ,言伏 鬼方 。” 唐 杜牧 《贵游》诗:“斧鉞旧威 龙塞 北,池臺新赐 凤城 西。” 清 董俞 《落花篇》:“别有征夫泪霑臆,雁沙 龙塞 无消息。”参见“ 龙城 ”。
《國語辭典》:龙城(龍城)  拼音:lóng chéng
地名:(1)匈奴诸长大会祭祀的地方。见《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2)在今大陆地区朝阳县。前燕、后燕、北燕建都于此。
《國語辭典》:充军(充軍)  拼音:chōng jūn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漢語大詞典》:蛮徼(蠻徼)
蛮地、边徼。泛指边远地区。指南方边塞。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深仁洽蛮徼,愷乐周寰县。”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其为諫官,不避诛责,极陈中宫废立之失,远贬蛮徼,非知有今日之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