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八裔  拼音:bā yì
裔,边疆地带。八裔指八方、所有的方向。《文选。木华。海赋》:「长波涾沱,迤涎八裔。」
《漢語大詞典》:龙碛(龍磧)
指边远蛮荒沙漠之地。 清 吴兆骞 《北风》诗:“寒摧龙磧断,声捲雁沙来。”
《漢語大詞典》:怀荒(懷荒)
怀柔边远之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輶车朱轩、怀荒振远之使,諭德於外。”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 凉 武昭王 英姿杰出……故能怀荒弭暴,开国化家。” 唐 苏颋 《陕州龙兴寺碑》:“ 太宗 震远怀荒,立人纪纲。”参见“ 怀柔 ”。
分類:怀柔边远
《國語辭典》:怀柔(懷柔)  拼音:huái róu
以温和的手段使远方的人来归附。《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漢語大詞典》:附远(附遠)
使疏远者亲附;使边远者归附。礼记·郊特牲:“取於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孔颖达 疏:“取异姓者,所以依附相疏远之道。”《汉书·宣帝纪》:“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
《漢語大詞典》:穷莫(窮莫)
亦作“ 穷幕 ”。亦作“ 穷漠 ”。 边远荒凉的沙漠。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恢復 幽 蓟 ,逐彊虏於穷莫。” 清 侯方域 《定鼎说》:“昔翼脇 秦 晋 ,肩背 辽河 ,今则抵堮穷幕矣。” 叶圣陶 《一个青年》:“既得报书,遂及人生,不譬穷漠,即喻枯泉。”
《漢語大詞典》:远境(遠境)
(1).谓边远地区。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 賁 育 之死,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於远境。”
(2).谓扩大疆域。《汉书·韦玄成传》:“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餘郡。” 颜师古 注:“远,广也。”
《漢語大詞典》:朔垂
泛指西北边远地区。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下》:“存 张騫 於西极,念 苏武 於朔垂,而知怀閭室者之足鄙也。”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逝将去我,陟彼朔垂。”
《漢語大詞典》:郊遂
亦作“ 郊隧 ”。
(1).犹郊野。文选·张衡〈西京赋〉:“便旋閭阎,周观郊遂。” 高步瀛 义疏:“《周礼·地官·序官》‘遂人’注: 郑司农 曰:‘遂,谓王国百里之外。’”亦指国都周围地区。 晋 左思 《吴都赋》:“徒观其郊隧之内奥,都邑之纲纪,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趾。”三国志·魏志·李典传:“征戍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
(2).泛指边远之地。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戍谴奚奴》:“把 淮阳 刺史与那奚奴,一移郊遂,一追官誥。”
《漢語大詞典》:军妻(軍妻)
指流放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的人的妻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公 ﹞赎了 月娥 ,改了姓氏,随了儿子做军妻解去。”儒林外史第三八回:“ 广东 一个人充发到 陕西 边上来,带着妻子是军妻。”
《漢語大詞典》:遐夷
(1).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汉 刘向 《九叹·愍命》:“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化益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絶域献琛,遐夷纳贡,王略所宣,九服率从。”
(2).谓弃世。 元 姚燧 《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今復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於是遐夷,吾目不瞑泉下矣。”
《漢語大詞典》:管营(管營)
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水浒传》第九回:“ 沧州 大尹也与 柴进 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 柴进 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覷教头。”
《漢語大詞典》:海聚
海边的村落。多指边远荒僻的区域。 宋 曾巩 《送江任序》:“或中州之人用於荒边侧境、山区海聚之间,蛮夷异域之处。”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无变容动色之虑。”
《漢語大詞典》:东裔(東裔)
东方边远地区。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躬破於 徐方 ,地夺於 吕布 ,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公孙渊 承籍父兄,世居东裔。”
《國語辭典》:流刑  拼音:liú xíng
传统法中五刑的一种,指把犯人遣送到远方的刑罚。《隋书。卷二五。刑法志》:「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边裔,以为兵卒。」。
《漢語大詞典》:流谪(流謫)
古代把官吏调到边远地方降职使用。 郭沫若 《东风集·题海口东坡祠》:“ 东坡 流謫曾来此,朝夕常思返 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