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寇(邊寇)
侵犯边疆的敌寇。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及其后, 蒙公 死而诸侯叛 秦 ,中国扰乱, 匈奴 纷纷,乃敢復为边寇。”宋书·檀道济传:“十二年,上疾篤,会 索虏 为边寇,召 道济 入朝。” 宋 范镇 《长啸却胡骑赋》:“边寇众至,虏战数挑,胜不可以近决,敌不可以前料。”
《漢語大詞典》:玄漠
(1).恬静,寂静。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识变通於常事之外,运清鉴於玄漠之域。”《文选·卢谌〈时兴〉诗》:“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 吕延济 注:“至人真性澹乎然无营为,唯在玄然寂漠而已。” 清 唐甄 潜书·格君:“陛下诚能学 黄帝 之道,居心玄漠,静专纯一。”
(2).犹漠北,指北方边疆。 唐 裴漼 《奉和御制平胡》诗:“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國語辭典》:拓边(拓邊)  拼音:tuò biān
开拓边地。《旧唐书。卷一八○。李可举传》:「常遣拓边,以功封郡王,赐姓名。」
分類:开拓边疆
《漢語大詞典》:抚边(撫邊)
安边,镇守边疆。晋书·姚兴载记下:“清洁善抚边,则 平陆子 王元始 ;雄武多奇略,则建威 王焕 。” 元 王逢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诗:“插羽书间署,封泥詔抚边。” 钱基博 《吴禄贞传》:“ 清 廷索抚边者无应,不得已,仍起 禄贞 帮办 延吉 边务。”
《漢語大詞典》:北疆
(1).北方边疆。汉书·叙传下:“ 綰 ( 卢綰 )自同閈,镇我北疆,德薄位尊,非胙惟殃。”新唐书·北狄传·契丹:“ 光启 时,方天下盗兴,北疆多故。”
(2).指 新疆 的北部。 新疆 以 天山山脉 为界分为南、北二部。 董蔡时 《左宗棠评传》七:“ 托克逊 是由 北疆 乌鲁木齐 进入南路的总要路口。”
《國語辭典》:强圉(強圉)  拼音:qiáng yǔ
1.豪强多力。《楚辞。屈原。离骚》:「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汉。王逸。注:「强圉,多力也。」也作「彊圉」、「彊禦」。
2.太岁在丁,称为「强圉」。《淮南子。天文》:「巳在丁曰强圉。」汉。高诱。注:「在丁言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漢語大詞典》:边冲(邊衝)
边疆的要冲、重镇。 宋 王圭 《除程戡安武军节度使制》:“肆篡休於皇绪,适留寄於边衝,空深寤寐之思,且重安危之倚。”
《漢語大詞典》:边歌(邊歌)
咏唱边疆生活的歌。 唐 张籍 《关山月》诗:“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 清 方还 《旧边诗》之三:“边歌竟日来红石,铁骑中宵度赤城。”
《國語辭典》:火头(火頭)  拼音:huǒ tóu
1.火焰、火苗。《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六魔笑曰:『有何难哉!』把手分开火头,㩳身便跳。」《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这冰的力量比水还大,一块冰投下去,就有一块地方没了火头。」
2.负责炊爨的人。《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衲衣絮被。」《薛家府演义》第一○回:「不如权作火头,倘后立些功劳,我在驾前保举,将功赎罪。」
3.引起火灾的祸首。《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忽然厨房中火起,举家惊慌逃奔。德称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
4.借指引起事端的祸首。《荡寇志》第八九回:「这两个便是害我家的火头。」
5.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小头领。《明史。卷三一一。四川土司列传一。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于是主立阿固,而先立其父阿章。章寻病死,阿固不为夷众所服,往复察勘。者氏及四十八目、十五火头等共推阿卜。」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有聚落倚坡,东向罗列,是为蛮边。觅火头不见,其妻持檄,觅一僧读之,延余坐竹栏上而具餐焉。」
《國語辭典》:火头军(火頭軍)  拼音:huǒ tóu jūn
军中专司炊事的士兵。《醒世姻缘传》第九九回:「看他的狨腔,一定是个火头军。」
《漢語大詞典》:控边(控邊)
守卫边疆。 清 龚自珍 《对策》:“《尧典》言便章, 禹 功在濬导,官人昉自 成周 ,控边莫详 西汉 。”
分類:守卫边疆
《漢語大詞典》:海服
沿海地区。亦指边疆。魏书·广陵王羽传:“海服之寄,故唯宗良,善开经策,寧我东夏。” 唐 元稹 《田家词》:“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漢語大詞典》:戍士
戍守边疆的兵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北风凄劲,戍士秋怀,把臂宣骄,亦自哀激。”
《漢語大詞典》:边最(邊最)
旧指边疆官吏政绩考核获得第一。后汉书·崔寔传:“ 寔 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 李贤 注:“最为第一。” 宋 王圭 《西上閤门使马怀德可四方馆使英州刺史制》:“本朝寄之重,则匪议才之易;因边最之申,则宜第宠之速。”
《漢語大詞典》:七科
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 明 高启 《将军行》:“五营材官元自多,詔书未须徵七科。”参见“ 七科适 ”。
《漢語大詞典》:七科适(七科適)
亦作“七科謫”。 西汉 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戍甲卒十八万, 酒泉 、 张掖 北,置 居延 、 休屠 以卫 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晏 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汉书·武帝纪:“发天下七科讁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
《漢語大詞典》:燕陲
指北方边疆。 隋 王胄 《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诗:“ 燕 陲望 楚 服,天际与云端。”
分類:北方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