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拙口钝辞(拙口钝辞)  拼音:zhuó kǒu dùn cí
形容不会说话,拙于言辞。元。高文秀《諕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也作「拙口笨腮」、「拙口钝腮」。
《国语辞典》:拙于言辞(拙于言辞)  拼音:zhuó yú yán cí
不擅长辞令、不会说话。如:「他虽在公众前拙于言辞,但运筹帷幄,无人可比,很适合做幕僚。」
《国语辞典》:子罕辞宝(子罕辞宝)  拼音:zǐ hǎn cí bǎo
战国时宋大夫子罕,有人送他美玉,子罕以不贪心即为宝的观念,推辞不收,保持操守的故事。见《左传。襄公十五年》。
《国语辞典》: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汇释)  拼音:shī cí qǔ yǔ cí huì shì
书名。近人张相著。作者用八年时间于民国二十五年编成。汇集唐、宋、金、元、明人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辞,以诗證诗、词證词、曲證曲,或彼此互證,详徵博引,溯其流变而释其意义与用法。
《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  拼音:duō méi tǐ guó yǔ cí diǎn
指内容含有文字、声音、影像等讯息的电子化国语辞典。
《国语辞典》:形于辞色(形于辞色)  拼音:xíng yú cí sè
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晋书。卷七三。庾亮传》:「翼雅有大志,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言论慷慨,形于辞色。」也作「形于言色」。
《国语辞典》:吞吐其辞(吞吐其辞)  拼音:tūn tǔ qí cí
言语支吾,含混不清。如:「他欲言又止,吞吐其辞,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国语辞典》:外交辞令(外交辞令)  拼音:wài jiāo cí lìng
国际外交场合常为顾及许多因素,陈述与事实未尽相合的敷衍应付的说辞。后来比喻表面上动听,实际上并不诚恳确实的言辞。如:「他说这种话只是种外交辞令,不可尽信。」
《国语辞典》:躁人辞多(躁人辞多)  拼音:zào rén cí duō
急躁的人话多。语本《易经。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分类:急躁人话
《国语辞典》:游辞浮说(游辞浮说)  拼音:yóu cí fú shuō
浮夸不实,没有根据的言论。《晋书。卷七五。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
《国语辞典》:殷墟卜辞(殷墟卜辞)  拼音:yīn xū bǔ cí
商代占卜后刻记在龟甲、兽骨上的占验之辞。参见「甲骨文」条。
《国语辞典》:意切辞尽(意切辞尽)  拼音:yì qiè cí jìn
情意恳切,言辞详尽。唐。李翱〈劝裴相不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之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也作「意切言尽」。
《国语辞典》:义正辞严(义正辞严)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理由正当,措词严厉。如:「这番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他无言以对。」也作「义正词严」。
《国语辞典》:义不辞难(义不辞难)  拼音:yì bù cí nàn
为正义之事,绝不因艰难而推辞规避。《汉书。卷六。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明史。卷三二九。西域传一。哈密卫传》:「国家有事,臣子义不辞难。」
《国语辞典》:引咎辞职(引咎辞职)  拼音:yǐn jiù cí zhí
承认过错而辞去职位。如:「他引咎辞职以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