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高谈虚辞(高谈虚辞)  拼音:gāo tán xū cí
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宋。张方平〈论国计事〉:「故货食者,人事之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者也。」也作「高谈虚论」。
《国语辞典》:空言虚辞(空言虚辞)  拼音:kōng yán xū cí
空虚的言辞。指不实在或不切实际的话。《吕氏春秋。先识览。知度》:「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
《国语辞典》:理过其辞(理过其辞)  拼音:lǐ guò qí cí
说理多而文采不足。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国语辞典》:理不胜辞(理不胜辞)  拼音:lǐ bù shēng cí
文章的说理不够畅达,无法胜过所使用的文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然覆取精意,理不胜辞,故扬子以为『文丽用寡者长卿』,诚哉是言也!」
《国语辞典》:理得辞顺(理得辞顺)  拼音:lǐ dé cí shùn
诗文的思想内容丰富,语言表达顺畅。这是宋朝黄庭坚评论诗文的标准。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三首之一:「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
《国语辞典》:力辞不受(力辞不受)  拼音:lì cí bù shòu
极力推辞不接受。《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承业力辞不受,终身只称唐朝官称。」
《国语辞典》:立言竖辞(立言竖辞)  拼音:lì yán shù cí
树立可供遵循的言论。《红楼梦》第三六回:「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
《国语辞典》:誇张其辞(誇张其辞)  拼音:kuā zhāng qí cí
用语誇大不实。如:「他说话向来实在,从不誇张其辞。」
分类:誇大不实
《国语辞典》:郊庙歌辞(郊庙歌辞)  拼音:jiāo miào gē cí
古代天子祭祀天地、宗庙等所用乐曲的歌辞。《诗经》已有记载,两汉以后,世有制作,汉、唐、宋时颇盛。
《国语辞典》: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辞科)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kē
一种科举考试制科。唐开元十九年开博学宏辞科,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的人。宋南渡后,亦设有此科。至清乾隆时,因避帝讳(乾隆名宏),改称为「博学鸿辞科」。《文献通考。卷三三。选举考六》:「博学宏辞科:绍兴三年立此科。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于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一古一今。试人先投所业三卷,朝廷降付学士院,考其能者召试。」也作「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
《国语辞典》:不能措一辞(不能措一辞)  拼音:bù néng cuò yī cí
无法增删一字一句。形容文章的绝妙精美已达到最高境界。《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至于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也作「不能赞一辞」。
《国语辞典》:拙口钝辞(拙口钝辞)  拼音:zhuó kǒu dùn cí
形容不会说话,拙于言辞。元。高文秀《諕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也作「拙口笨腮」、「拙口钝腮」。
《国语辞典》:拙于言辞(拙于言辞)  拼音:zhuó yú yán cí
不擅长辞令、不会说话。如:「他虽在公众前拙于言辞,但运筹帷幄,无人可比,很适合做幕僚。」
《国语辞典》:子罕辞宝(子罕辞宝)  拼音:zǐ hǎn cí bǎo
战国时宋大夫子罕,有人送他美玉,子罕以不贪心即为宝的观念,推辞不收,保持操守的故事。见《左传。襄公十五年》。
《国语辞典》: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汇释)  拼音:shī cí qǔ yǔ cí huì shì
书名。近人张相著。作者用八年时间于民国二十五年编成。汇集唐、宋、金、元、明人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辞,以诗證诗、词證词、曲證曲,或彼此互證,详徵博引,溯其流变而释其意义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