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朱紫  拼音:zhū zǐ
1.红色和紫色。《文选。张衡。西京赋》:「木衣绨锦,土被朱紫。」
2.朱衣紫绶,古代显贵者的服色。比喻高官。唐。白居易 偶吟:「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3.古人以朱为正色,紫为间色。比喻优劣、善恶、正邪等相对的两方。《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朱紫同色,清浊不分。」
4.比喻作品的文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
《國語辭典》:鞶帨  拼音:pán shuì
大带与佩巾。汉。扬雄《法言。寡言》:「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
《國語辭典》:色泽(色澤)  拼音:sè zé
色彩光泽。《淮南子。俶真》:「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國語辭典》:辩说(辯說)  拼音:biàn shuō
辩解说明。如:「组长在会议中,针对经理对他的企划案的质疑加以辩说。」《荀子。非十二子》:「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
《國語辭典》:辞气(辭氣)  拼音:cí qì
言辞语气。《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国演义》第五回:「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漢語大詞典》:辞华(辭華)
华美的辞采。 唐 李白 《送黄锺之鄱阳谒张使君序》:“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而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國語辭典》:辞藻(辭藻)  拼音:cí zǎo
经过修饰的精美词语,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诗文中现有的词语。也作「词藻」。
《漢語大詞典》:粲烂(粲爛)
(1).鲜明貌。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眴焕粲烂,离散转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曰:“鲜明貌也。”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
(2).形容辞采华丽。后汉书·张衡传:“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紜以从风。”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文辞粲烂,有 张 蔡 之风。”
《漢語大詞典》:明章
(1).表明。《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2).鲜明的辞采。 唐 韩愈 《曹成王碑》:“ 成王 之作,一自其躬。文被明章,武荐畯功。”
《國語辭典》:辞义(辭義)  拼音:cí yì
文辞的意义。如:「这篇课文的辞义艰深,讲解起来较为费力。」
《漢語大詞典》:藻采
文采,辞采。 宋 范镇 《大报天赋》:“错文以章藻采兮,四会五达之庄。”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此所谓文辞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实则《离骚》之异于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
分類:文采辞采
《國語辭典》:絺绣(絺繡)  拼音:chī xiù
绣有文饰的细葛布。《书经。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漢語大詞典》:淫丽(淫麗)
奢华;华丽。后多指诗文辞采浮华艳丽。韩非子·解老:“是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於声乐,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爰洎中叶,文体大变,树理者多以诡妄为本,饰辞者务以淫丽为宗。”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一:“糜烂淫侈的生活,必然造成华艳淫丽的文风。”
《漢語大詞典》:笔彩(筆彩)
亦作“ 笔采 ”。
(1).谓文笔辞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孙盛 、 干宝 ,文胜为史,準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
(2).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唐 白居易 《游悟贞寺诗》:“粉壁有 吴 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 褚 书,墨色如新乾。” 宋 米芾 画史:“ 顾愷之 《维摩天女飞仙》在余家,《女史箴》横卷在 刘有方 家,已上笔采生动,髭髮秀润。”
《漢語大詞典》:骨采
指文章的骨力和辞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闕,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騖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