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彩旗(五綵旗)
亦作“ 五彩旗 ”。
(1).多种颜色的军旗。通典·兵二:“於是大将出五綵旗十二口,各树於左右厢陈前。”亦省作“ 五彩 ”。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
(2).指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 建立初期的国旗。因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故称。 李大钊 《乙卯残腊在太平洋舟中作》诗:“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
见“ 五綵旗 ”。
《漢語大詞典》:县知事(縣知事)
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后改称县长。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我那地方,学识方面使我敬重的是我一个姨父,是个进士,辛亥后民选县知事。”
《漢語大詞典》:豚尾
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忘上国之衣冠,而奉豚尾为国粹。” 郭沫若 《黑猫》二:“他们以为只要把头上的豚尾一剪…… 中国 便立地可以成为‘醒狮’。”
《国语辞典》: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  拼音:yuān yāng hú dié pài
于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盛行于上海的一支文学流派。因其作品多描述男女之间情事,犹如「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阴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故称为「鸳鸯蝴蝶派」。
《漢語大詞典》:宗社党(宗社黨)
辛亥革命爆发后, 清 朝皇族中的顽固分子 良弼 、 溥伟 、 铁良 等结成集团,反对 清 帝退位及与革命政府议和,企图保存 清 皇朝的统治,被称为“宗社党”。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一:“临时政府成立后,和议继续进行……但却遭到满洲贵族中的顽固分子宗社党人 良弼 等的坚决反抗。”
《漢語大詞典》:革命党(革命黨)
(1).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沈从文 《泥涂》:“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是个军籍中人,现在命运不好,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
(2).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巴金 《利娜》:“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國語辭典》:二次革命  拼音:èr cì gé mìng
民国二年国民党为阻止袁世凯扩权称帝而发起的战役。国民党大败,此事件在辛亥革命之后,故称为「二次革命」。
《漢語大詞典》:护军使(護軍使)
官名。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 在各省重要地区设护军使,管理一个地区的军务,其职权在镇守使之上。
《漢語大詞典》:票布
犹传单。辛亥革命前夕,秘密会党用以联络、发展、团结同志的一种标识。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卑卑票布,徒以收拾亡命,不足鼓动平民。” 锺广生 《辛亥新疆定变纪略》:“初九日有党人某某来辕投首,呈名单一纸,大半皆哥弟会中人,而 先俊 实为之魁。潜通标营,散放票布,羽翼已成,无解散理。”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一章第四节:“ 阿狗 遽以怀中票布及《猛回头》书授旁人,遂为豪者所持,身亦被擒。”
《漢語大詞典》:水电报(水電報)
在辛亥革命前夕的 四川 保路运动中,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将 成都 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传遍各地,谓之“水电报”。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对于远方的县份,当时的宣传方法是利用水电报。”
《漢語大詞典》:绍兴戏(紹興戲)
(1).即越剧。旧称的笃班、小歌班或绍兴文戏。流行于 浙江 、 上海 及 江苏 、 江西 、 安徽 等地。
(2).辛亥革命前后用为绍剧之俗称。参见“ 绍剧 ”。
《國語辭典》:绍剧(紹劇)  拼音:shào jù
流行于浙江、上海一带的剧种。原称为「绍兴乱弹」、「绍兴大班」。乐器以板胡、笛、斗子为主,主要腔调为二凡、三五七,偶用阳路。音乐风格激越、粗犷高亢。
《漢語大詞典》:孔乙己
(1). 唐 代启蒙读物上的文句,旧时供学童摹字的描红纸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语。参见“ 上大人 ”。
(2). 鲁迅 《呐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到了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等悲惨地位的下层知识分子。
《國語辭典》:上大人  拼音:shàng dà rén
旧时学童入学时描红的习字簿。上面写著「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笔画简少,便利学童学习。后比喻极为简单浅显的文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便有几十个秀才,但是认得两个上大人的字脚,就进了学。」
《漢語大詞典》:荐任官(薦任官)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漢語大詞典》:豭尾
公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由是引犬羊为同种,奉豭尾为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