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轻身重义(輕身重義)  拼音:qīng shēn zhòng yì
不在乎生死而重视正义公理。《抱朴子。内篇。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汉。申屠蟠 奏记外黄令梁配:「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张胆增气,轻身重义。」也作「轻生重义」。
《國語辭典》:轻财重士(輕財重士)  拼音:qīng cái zhòng shì
轻视财物而看重有才能的贤士。《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张温传》:「父允,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也作「轻财好士」、「轻财敬士」。
《國語辭典》:轻财重义(輕財重義)  拼音:qīng cái zhòng yì
轻视钱财而看重道义。《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淩统传》:「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也作「轻财贵义」、「轻财好义」。
《國語辭典》:舍己芸人  拼音:shě jǐ yún rén
原指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种他人的土地。语本《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后用来比喻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漢語大詞典》:收成弃败(收成棄敗)
谓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
《國語辭典》:视如敝屣(視如敝屣)  拼音:shì rú bì xǐ
敝屣,破鞋。语本《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比喻轻蔑,不屑一顾。如:「他性情淡泊,对世俗的升官发财视如敝屣。」
《國語辭典》:视如草芥(視如草芥)  拼音:shì rú cǎo jiè
看成像小草一般卑贱。比喻轻蔑,藐视。如:「不仁之君,穷兵黩武,将人民视如草芥,任意蹂躏生死。」也作「视如土芥」、「视若草芥」。
分類:极端轻视
《國語辭典》:疏财仗义(疏財仗義)  拼音:shū cái zhàng yì
秉持公理正义,施舍钱财助人。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也作「仗义疏财」。
《漢語大詞典》:辱贱(辱賤)
受侮辱轻视。 汉 王充 论衡·命禄:“ 主父偃 辱贱於 齐 ,排摈不用。”
分類:侮辱轻视
《國語辭典》:人离乡贱(人離鄉賤)  拼音:rén lí xiāng jiàn
人一离开熟悉的环境,所有的人际关系皆不存在,自然毫无地位。比喻人在陌生环境的哀伤心境。《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言,满眼垂泪道:『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
《國語辭典》:杀人如草(殺人如草)  拼音:shā rén rú cǎo
杀人如割草。比喻轻视人命,任意残杀。明 沈明臣凯歌〉诗:「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也作「杀人如芥」。
《漢語大詞典》:瞆祸玩灾(瞶禍翫災)
谓轻视灾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遗下:“至瞶祸翫灾,未知王之所定等语,隐然若预知流彘之事者。”
分類:轻视灾祸
《漢語大詞典》:贱目贵耳(賤目貴耳)
谓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亦比喻舍近求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世人捨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清 李调元 《〈蜀雅〉序》:“残膏餘馥,不知沾丐后人几许。而贱目贵耳者,顾谓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岂不悖乎!”参见“ 贵耳贱目 ”。
《國語辭典》:贵耳贱目(貴耳賤目)  拼音:guì ěr jiàn mù
相信传闻,而不信眼见的事实。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
《漢語大詞典》:骄睨(驕睨)
傲慢地斜视,轻视。 梁启超 《排外平议》:“甚乃挟其餘燄,骄睨儕辈,锄虐同种以为快。”
《漢語大詞典》:简贤附势(簡賢附勢)
轻视贤良,依附权势。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寔繁有徒。” 孔 传:“简,略也。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以移风易俗为虚语,以简贤附势为知几。”参见“ 简贤 ”。
《漢語大詞典》:简贤(簡賢)
(1).轻慢贤能。《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颜师古 注:“简,略也,谓轻慢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三:“ 致堂 论 马援 曰: 光武 非简贤者,必以其女为太子妃,逆防未然,故不授以重任。《马后纪》,入太子宫在 援 卒之后,‘防未然’之説非。”
(2).选用贤能。参见“ 简贤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