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蹂躏(蹂躪)  拼音:róu lìn
1.践踏。《汉书。卷八二。王商传》:「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蹂躏得地上草不生,蒿恼得梦中魂也怕。」也作「蹂辚」、「蹂践」、「蹂若」。
2.摧残。《老残游记》第一回:「他们不知想法敷衍著早点泊岸,反在那里蹂躏好人。」《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仲翔看完了信,心中大怒道:『我们汉种的人为何要异种人来蹂躏。』」
《國語辭典》:涂炭(塗炭)  拼音:tú tàn
陷于涂泥炭火之中。比喻处境困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三国演义》第六回:「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也作「荼炭」。
《漢語大詞典》:蹴踏
亦作“ 蹴蹋 ”。亦作“ 蹴蹹 ”。亦作“蹵蹋”。亦作“蹵躢”。
(1).踩;踏。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唐 戴叔伦 《边城曲》:“原头猎火夜相向,马蹄蹴蹋层上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虑恐入城之际,囊里狼犺,被城门上盘詰,拏一个大锤,隔囊鎚击,再加蹴踏匾了。” 清 严允肇 《洗象行》:“怒蹄蹴踏苍山頽,岧嶤臃肿难为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莲须阁集:“ 璱耽 每见世人文字,有称引泰西、 欧逻巴 、 亚细亚 者,輒怒掷蹴蹋之不復视。” 耶林 《月台上》:“荒野里非常平静,只有车夫叫骂着的声音和马蹄子蹴踏着冰雪的声音,在冷峭的空气中振荡着。”
(2).踢。汉书·枚乘传“蹵鞠刻鏤” 唐 颜师古 注:“蹵,足蹵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蹵蹋为戏乐也。”汉书·霍去病传“而 去病 尚穿域躢鞠也” 唐 颜师古 注:“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蹵躢而戏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追得后,蹴踏头项,拗捩蹄肘,绳勒四足深至骨,痛若刀劙。”
(3).行走;奔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贯休:“虽尚崛奇,每得神助,餘人走下风者多矣。昔谓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果僧中之一豪也。”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我因飢驱走乞食,泥涂蹴蹋疲青驴。”
(4).比喻蹂躏;摧残。世说新语·仇隙“﹝ 孙秀 ﹞又憾 潘岳 昔遇之不以礼”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岳 父 文德 为 琅邪 太守, 孙秀 为小吏给使, 岳 数蹴蹋 秀 ,而不以人遇之也。”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 后魏 以胡马入 洛 ,蹴蹹千里。”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出征东南请缨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秦 出天下兵,蹴踏 燕 赵 倾。” 宋 陆游 《春感》:“叉鱼狼藉漾水浊,猎虎蹴蹋南山空。” 明 唐顺之 《金台行》:“指麾 燕 兵百餘万,蹴踏 齐 城七十六。” 梁启超 《新民论·论尚武》:“彼四十餘万之 法 人,乃能蹴踏全 欧 。”
《國語辭典》:践踏(踐踏)  拼音:jiàn tà
1.踩踏。《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红楼梦》第二三回:「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2.比喻欺凌摧残。如:「秦始皇专断自为,践踏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漢語大詞典》:涂毒(塗毒)
毒害;蹂躏。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綾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富贵’二字,真真把人涂毒!”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设或不成,则将来野心政治家,尤得肆其妄为,涂毒东亚人民。”
分類:毒害蹂躏
《漢語大詞典》:躏轹(躪轢)
践踏碾压;蹂躏。 唐 李白 《大猎赋》:“虽躪轢之已多,犹拗怒而未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 喀尔喀 为 準噶尔 躪轢,如入无人之境,及 超勇亲王 蹀血一战,斩贼数万,亦即 喀尔喀 之兵。”
《漢語大詞典》:蹈践(蹈踐)
犹践踏;蹂躏。 汉 枚乘 《七发》:“履游麕兔,蹈践麖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诃剌侘国:“将欲阵战,亦先饮酒,羣驰蹈践,前无坚敌。” 宋 苏辙 《燕山》诗:“玉帛非足云,子女罹蹈践。”
分類:践踏蹂躏
《漢語大詞典》:遭践(遭踐)
(1).被践踏。 元 赵文 《团扇歌》:“私衣必见污,葛履必遭践。”
(2).蹂躏;摧残。 古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其实 盘青青 也生怕‘一把手’晓得了自己在家里受遭践,晚晚都挨打。”
《漢語大詞典》:蹴蹈
亦作“蹵蹈”。
(1).践踏;蹂躏。 汉 张衡 《南都赋》:“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揵陷扃,蹵蹈 咸阳 。” 清 湘灵子 《轩亭冤·喋血》:“党案竟株连,痛今朝遭蹴蹈。”
(2).指压倒。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斯拉夫 ﹞隐然有蹴蹈 拉丁 、凌驾 条顿 之势。”
《國語辭典》:骀藉(駘藉)  拼音:tái jí
1.掩映。《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风腾波涌,更相骀藉。」
2.践踏、蹂躏。《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
《國語辭典》:蹧蹋  拼音:zāo ta
1.不加以珍视、爱惜。《红楼梦》第五七回:「便欲说与薛蟠为妻,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蹧蹋人家的女儿。」《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况且清净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来蹧蹋?」也作「糟踏」、「糟蹋」、「蹧塌」。
2.侮辱、嘲骂。《红楼梦》第五九回:「他先领著人蹧蹋我,我怎么说人?」《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不承望你报答,倒开口奴才,闭口奴才的蹧蹋我!」也作「糟踏」、「糟蹋」、「蹧塌」。
《漢語大詞典》:蹧害
蹂躏;残害。 高玉宝 《高玉宝》第二章:“鬼子这样蹧害人,还能活得下去?”
分類:蹂躏残害
《國語辭典》:糟蹋  拼音:zāo tà
1.损坏而不加爱惜。如:「糟蹋粮食」。也作「蹧蹋」。
2.侮辱、蹂躏。如:「你说这种话太糟蹋人了!」也作「蹧蹋」。
《漢語大詞典》:糟踏
(1).蹂躏;侮辱。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女的没拉走,只他那小老婆受了点糟踏。”
(2).损害。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看看当时也标榜‘革命’的反动政权把国家和民族地位糟踏成什么样子。”
《漢語大詞典》:糟塌
(1).蹂躏;侮辱。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对女儿,正像对他生身之地 北平 一样,被别人糟塌了,他一点也不动心。” 曹禺 《原野》第一幕:“你妈从我一进门就恨上我,骂我,羞我,糟塌我,没有把我当作人看。”
(2).损坏。 张天翼 《仇恨》:“他们眼见着他们的麦子全给那些军队糟塌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