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践修(踐修)
履行和修治。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左传·文公元年:“践修旧好,要结外援。”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五:“陛下嗣训先祖,貽谋后圣,当践修以纂承,寧变更而废坠?”《官场维新记》第九回:“独自一个儿溜到 小玉凤 家里去,践修旧好。”
分類:履行修治
《漢語大詞典》:践行(踐行)
实践;实行。 唐 韩愈 《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 宪公 躬孝践行,篤实而辨於文。” 宋 曾巩 《拟代廷试进士策问》之三:“故小大之事……侧身践行,兢兢业业,不敢自逸,为天下先,而俗未加厚。”朱子语类卷九:“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
《漢語大詞典》:践蹂(踐蹂)
亦作“ 践輮 ”。 践踏;蹂躏。新唐书·李密传:“民食兴洛仓者,给授无检,至负取不胜,委於道,践輮狼扈。” 宋 陆游 《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践蹂燔烧,涤地而尽。”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一掌河山亦践蹂,老臣霜雪正盈头。” 清 蒋业晋 《歼贼行》:“ 河州 已陷 兰州 危,戎马郊原惊践蹂。”
分類:践踏蹂躏
《漢語大詞典》:践形(踐形)
古代哲学术语。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唐 韩愈 《答侯生问〈论语〉书》:“圣人践形之説, 孟子 详於其书。” 清 曾国藩 《送刘椒云南归序》:“使夫一身得职,而天地万物,各安其分。以位以育,以效吾之官司,所谓践形者也。”
《骈字类编》:久践(久践)
元 圆至 送勤灭宗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韵府拾遗 铣韵》:再践(再践)
沈约为柳世隆让封公表幸得扶老携弱重出幽堵还轴归骖再践乡路
《國語辭典》:践踏(踐踏)  拼音:jiàn tà
1.踩踏。《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红楼梦》第二三回:「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2.比喻欺凌摧残。如:「秦始皇专断自为,践踏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漢語大詞典》:践土(踐土)
(1).踩踏地面。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
(2).居住的地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
(3).古地名。 春秋 属 郑 ,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 晋侯 、 齐侯 、 宋公 、 蔡侯 、 郑伯 、 卫子 、 莒子 ,盟于 践土 。” 唐 柳宗元 《晋问》:“齐盟 践土 ,低昂玉帛。”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葵丘 践土 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漢語大詞典》:行践(行踐)
(1).犹行动。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三国 魏 曹操 注:“行践规矩无常也。”参见“ 行动 ”。
(2).行走,走动。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之三:“臣卧疾累旬,未堪行践,不获即被新染,陪侍宝坊。”
《國語辭典》:行动(行動)  拼音:xíng dòng
1.行为、举动。《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于是仍旧坐下,查看他们的行动。」
2.走动,或指为达某一目标而有所作为。《三国演义》第五○回:「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西游记》第三九回:「那一指,就使个定身法,众官俱莫能行动。」
《國語辭典》:践约(踐約)  拼音:jiàn yuē
履行预先约定的事。如:「既然答应帮忙,就必须守信践约,尽心尽力去做。」
《高级汉语词典》:复践
履行约定之事
《漢語大詞典》:登践(登踐)
登临;登上。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高臺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唐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诗:“惆悵此生涯,无由共登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寺之正殿,即 憕 之寝室, 源 过殿必趋,未尝登践。”
分類:登临登上
《漢語大詞典》:践迹(踐跡)
亦作“ 践跡 ”。
(1).踩着前人的足迹。犹蹈袭,因袭。论语·先进:“ 子张 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明 李贽 《〈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儒臣虽名为学而实不知学,往往学步失故,践迹而不能造其域,卒为名臣所嗤笑。” 明 袁宏道 《钦叔阳秀才》:“善人不践跡,彼却步步学 尧 舜 ,有恒踽踽凉凉,彼却与物无忤。”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践迹:“服 尧 之服,诵 尧 之言,行 尧 之行,所谓践迹也。” 王闿运 《江陵书院记》:“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远慕古圣,未若践迹循涂之易为功也。”
(2).实践,实行。 晋 郗超 《答傅郎》诗:“奇趣感心,虚飇流芳。始自践跡,遂登慧场。”
(3).行迹;行为。 金 王若虚 《复之纯交说》:“慵夫因人而寄声曰:‘子之病果革矣。已寔行行,谓人之亢;悯我将颠,而子则先。是何其言之近似而践跡之乖歟!’”
《漢語大詞典》:践位(踐位)
登基;即位。管子·小问:“ 桓公 践位,令衅社塞祷。”宋书·谢庄传:“陛下践位,亲临听讼。”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惟 中国 则君主有责任……其践位也,荐天而受;其殂死也,称天而謚。”
《漢語大詞典》:践危(踐危)
谓身处于危难之中。《宋书·孝义传·龚颖》:“虽桎梏在身,践危愈信其节,白刃临颈,见死不更其守。”
分類: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