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7,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驿路
行路难
西路
去路
路人
当路
末路
路远
云路
岐路
南路
言路
江路
东路
天路
《漢語大詞典》:驿路(驛路)
驿道;大道。《宋书·刘勔传》:“臣又以为 郾城 是贼驛路要戍,且经蛮接嶮,数百里中裹粮潜进,方出平地。” 唐 王昌龄 《送吴十九往沅陵》诗:“ 沅江 流水到 辰阳 ,谿口逢君驛路长。”《水浒传》第三五回:“前面到一个去处,地名唤 对影山 ,两边两座高山,一般形势,中间却是一条大阔驛路。”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营汎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
《國語辭典》:行路难(行路難)  拼音:xíng lù nán
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内容多描写世途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情怀。以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较著名。
《骈字类编》:西路
唐 韩翃 别甑山 一身趋侍丹墀,西路翩翩去时。
唐 韩翃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
唐 李郢 送刘谷 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
唐 许浑 霅上宴别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
宋 王安石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 其一 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
宋 王安石 柘冈 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
分类:西路
《國語辭典》:去路  拼音:qù lù
前往某处的道路。唐。项斯 汉南遇友诗:「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國語辭典》:路人  拼音:lù rén
路上的行人,不相关的人。唐。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之三:「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唐。许浑 途经秦始皇墓诗:「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國語辭典》:当路(當路)  拼音:dāng lù
1.遮蔽要道。《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
2.身居要津。指掌握政权者。《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唐。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國語辭典》:末路  拼音:mò lù
1.路程的最后一段。《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比喻没落衰亡,穷困潦倒的境地。宋。陆游 晨起偶题诗:「幽居不负秋来睡,末路偏谙世上情。」
3.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邹阳》:「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南朝宋。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4.末位、末列。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
《国语辞典》:路远(路远)  拼音:lù yuǎn
路途遥远。汉。扬雄〈河东赋〉:「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天色渐渐的黑下来了,算计回家路远,怕有耽迟;原来济川家里母教极严,回去过晚了是不依的。」
《國語辭典》:云路(雲路)  拼音:yún lù
1.天空云行的路。唐。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诗:「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2.青云之路。比喻显达的仕途。《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或鹰扬河朔,或独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國語辭典》:岐路  拼音:qí lù
1.由大道分岔出去的小路。唐。李白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也作「歧路」。
2.邪路、歪路。《后汉书。卷四四。邓彪传。论曰》:「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岐路之閒也。」也作「歧路」。
《骈字类编》:南路
南北朝 鲍子卿 咏玉阶诗 北户接翠幄,南路抵金扉。
分类:南路
《國語辭典》:言路  拼音:yán lù
向朝廷进言的途径。《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上》:「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漢語大詞典》: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國語辭典》:东路(東路)  拼音:dōng lù
往东方的路。后多用以指归乡的路。《文选。曹植。洛神赋》:「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國語辭典》:天路  拼音:tiān lù
通天的道路。比喻十分遥远,可望而不可即。汉。无名氏〈兰若生春阳〉诗:「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天路高邈,良久无缘。」